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交通局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长江天堑变通途[最终版]

上世纪60年代:

90公里迎亲路走一天一夜

我是****镇人,1934年出生,今年75岁了。解放前,我只去过**城一次。那时还很小,没得印象了。1952年,我考上了学,要到**城去读书,是第二次去**城。唉,那个时候,**的交通恼火得很。那时从白沙出发到**,要过两道河(其中一道河指长江),一共90公里的路程,你猜都猜不到走了好久,走了整整一天。那时哪像现在,没有客车,挤那种老式的人货混装的货车,车子又烂,路又颠簸,摇摇晃晃要走一天。

1962年,我恋爱了,认识了在****镇上班的一个姑娘,就是后来我的爱人。我们定于1963年元旦在**城结婚,1962年的最后一天,迎亲队伍从**出发,往**赶。一天都还赶不到,必须在中途的**镇住一晚上。当迎亲队伍终于赶到**城时,差一点错过了婚期。就是90多公里的路程呐。那时就要走一天,中途还要夜歇一晚,连结婚的时间都差点没有赶到。对我来说,那真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

“走遍天下路,难过**渡”

上了岁数的**人都晓得当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走遍天下路,难过**渡。”**因为扼守长江而得名,但自古以来,因为大江的阻隔,给**人带来了交通上的不便。过江靠渡船,千百年来都是如此。等渡船、坐渡船非常恼火,长江上只要一起雾,长江两岸就挤满了等待过江的乘客,有时一等就是一天。

那个时候,摆渡的还有木船。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差点命都没得了。那是1976年的夏天,我带着儿子从**城出发,去**镇看妻子。我们坐一艘小木船过江,当木船行至江心时,被一个巨浪突然打到了下游,正当一船人惊恐未定之时,从上游开来一艘大船,离我们的船很近,如果大船不减速,一个巨浪就可能把我们的船掀翻,我们俩爷子连同一船的渡江人,都将葬身鱼腹。幸运的是,那艘大船驶来时,看到我们危险,减慢了船速。我现在都庆幸,那次真的很侥幸。

上世纪90年代:

**长江大桥连通长江两岸

现在的**区是重庆市规划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中距离主城最近的,然而,以前的**,虽然地理位置上近,但到重庆的路程并不短。我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我去重庆开会,还要提前一天出发。那时去重庆的陆上交通线有两条,一是渡长江,翻中梁山去重庆,另一条是从珞璜,经巴南到重庆。两条路都很恼火,往往上午出发,下午才能到重庆市中区(现在的渝中区),你不提前一天出发,遇到雾天气,就耽误事情了。

渴望长江上架一座桥,结束坐渡船过江的历史,是**人祖祖辈辈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1997年实现了,我记得,1997年12月20日**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时,**城几乎是万人空巷,人们纷纷挤到桥上踩桥,欢呼天堑变通途的喜悦。**长江大桥现在已经不收费了,那座桥还创了个全国第一,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引进的外资大桥。

现在:

半小时**不是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现在的**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了,“走遍天下路,难过**渡”早就是历史了。现在不仅有了长江大桥,从**主城还有多条快捷道可以选择,不仅可以走津马公路上成渝高速,还可以走九江(九龙坡到**)大道,重庆的外环高速也通了一半了,从**到重庆主城,也可以走外环高速了。以前到重庆空间上近路程上远,现在从**到重庆,只有“半小时”的时空距离了,“半小时**”已经不是梦了。


(未完,全文共5929字,当前显示13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