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双创”助力工程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3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287-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体系优势,进一步推进科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撑,中国科协提出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关给出了实施意见。笔者结合地方科协多年开展帮扶企业的工作实践,对如何恰当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对创业者和创新者(以下简称“双创”)提供助力,这个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提出几点思考,和业内人士商榷。

一、创业、创新者面临的共同难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确实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新理念,新提法,也是解决目前经济下滑问题的根本出路。问题是,我们过去也没少提创新创业的事,却总是停在口号上,真正的原始创新没见几个,真正的自主创业发展起来的企业也没见几个。即使有那么几个少得可怜的创新思路或成果也都在实施过程中因了种种原因而半途而废。最终我们还是模仿秀,山寨版见长。究其原因,还是政策引导不到位,政策资金没用对,真正搞原始创新的难以立项,更难拿到支持资金,而相反,大学、研究所的导师们手头的项目经费却发愁花不完,并且没有搞成几个原始玩不玩项目。这个问题不在科协,而在政府。政府的引导问题在于重基础学科研究,轻实用技术研究,我们的发明专利也多是基础学科的,而实用新型专利很少有学者去弄,他们认为这种事情是雕虫小技,不屑一顾。所以市场上出现的应用技术都是改版的技术,叫做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样,创业难也是普遍现象。政策引导和支持不够是主要原因。且不说你想成立个企业,你就是在街头摆地摊也十分不易吧,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多少街头殴打商贩的事件,多少被一脚踢飞的小摊。可你应该知道,多少小微民营企业是从这些小摊贩做起来的。再说创业,那比摆摊难多了,就说核个名,都得让你跑断腿,更不用说办执照。这说明我们的政策环境委实有差,还不具备大众创业的土壤和气候。现在好些了,但是要想引导创业走上星光大道还需一段时日。

二、寻找突破口,破解助力“双创”难题

创新创业难题多多,但最重要的是政府支持力度的大小。前面说过,多数由国家支持的资金都躺在高墙深院中睡大觉,即或研究出一些成果,也多数与市场不搭界;创业就更加难,门槛多多。要想过这许多门槛,就得准备脱去几层皮。目前看,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路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这个问题似乎有了转机,但落实起来还得有个时间问题。作为科协组织,在这两个难题面前是否束手无策呢,答案是相反的。科协虽非政府,但却是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发展科技事业的助手,是长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生力军,完全可以发挥其上下纵横,左右相联,人才荟萃,横向联系的优势。在人才与企业间,在政府与企业间,在创业者与人才、企业间去做许许多多牵线搭桥的事情。目前科协正在全力打造的博士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就是破解上述难题的突破口。而在这一点上,科协的作为恰恰与政府不谋而合。又因为科协联系着高端智力群体和众多的企业科协,由科协出面创建这些“双创”空间,能够得到政府的领带;而博士专家们和科协又是一家人,如此,大家群策群力把博士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搞起来,就成为可能。博士创客空间无疑可以为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最有效的平台,而众创空间又为大众创业提供了诸多的条件和优惠,势必能够推动大众创业。因此,推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关键,作为科协,就是搞好上述两个空间的建设,将是未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未完,全文共7919字,当前显示14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