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旺藏乡让尕村整村推进暖棚建设及特色养殖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村农牧业发展步伐,提高我村养殖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水平,不断推进特色生态养殖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发展规模、提高发展效益为核心,以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为目标,按照“农户操作,政府奖补,做大规模,板块推进”的思路,加快我村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让尕村委会位于旺藏乡东部,驻乡政府19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71户868人,其中卡浪24户130人,崔路山31户159人,崔古仓29户148人,在吉51户266人,尼坝村36户168人,耕地面积1758亩,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青稞、蚕豆等,草场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各类大小牲畜4873头(匹、只、口)。为半农半牧区。

由于地处高山阴湿地带,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年人均纯收入1600元。全村农牧民仍然沿用落后而传统的农业耕用方式畜牧业

1经营模式,群众生活极为艰难。为了实现农牧民群众摆脱贫困,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分析,认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养殖业是加快该脱贫致富的一条出路,也是调整农牧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一大特色化发展模式。通过办养殖场,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达到脱贫奔小康的目的,也为探索牧业产业化发展路子,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口作用。

三、可行性分析

随着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占据市场,受到欢迎。创建养殖场,不仅可丰富城乡居民的生活,而且可以增加群众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但我村养殖业发展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依靠国家政策和当地资源优势,尽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无经济来源,无致富门路的现状,发展家庭养殖业是一条十分可行的路子。全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其中部分群众由于常年养殖,具丰富的养殖经验。及2008年以来实施“一特四化”、退耕还草、种植苜蓿草以来为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上述要素构成了我乡让尕村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目前肉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牦牛肉已成为地方特色产品,潜在市场需求巨大,是人们招待贵宾的佳肴。技术上由旺藏乡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可随时来实地进行指导,无后顾之忧。

四、项目名称

旺藏乡让尕村整村推进养殖及暖棚建设项目。

五、项目建设地点

迭部县旺藏乡让尕村。

六、项目建设时间及期限

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共2个月。

七、项目资金概算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共拨付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资金49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养殖暖棚40座,要求40平方米,每座补助4000元,共计16万元。

(二)让尕村整村推进入户资金33万元,分配方式为

1、修建暖棚40座,其中尼坝村8户,在吉村12户,崔古仓村6户,崔路山村8户,卡浪村6户。每户圈牛10头以上,补助4000元。共计:16万元。

2、养蜂10户,其中在吉2户,尼坝3户,崔古仓1户,卡浪2户,崔路山2户。每户10槽以上,补助4000元,共计4万元。

3、养鸡1户,在吉村。入户资金4000元。共计4000元。

4、计划生育少生快富1户,崔古仓村。入户资金8000元。共计8000元。

5、带动全村的养殖热潮,驻村干部入户摸底调查,剩余

11、8万元入户补助资金全部按农户自己的养殖规模大小进行补助。补助金额不等。为全村乃至全乡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八、资金来源及管理

(一)资金来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资金主要分为:16万元建设暖棚资金;33万元入户资金


(未完,全文共9506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