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筑施工

摘要。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建筑业是高能耗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施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大有可为。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此后,中央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同时也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成熟和完善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被环保界人士引入我国。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国内学者在定义时,大都把国外的基本定义——“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关键词,但在进一步解释时,由于各自的认知和阐述的角度不同,给出的概念也不相同。2004年9月27日,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马凯同志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讲话,其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在这里,“循环”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而言的。线性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循环经济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有着丰富的内涵。“减量化”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再利用”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

“资源化”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原则,这三个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筑业的必然选择


(未完,全文共15227字,当前显示14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