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座谈会发言提纲

民营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的思考

------基于对两家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民营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面对国内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一些先知先觉者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快速挺进国际市场,由此也带来了“走出去”民营企业的税收管理问题。下面就以门楼镇两家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经营活动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两家“走出去”民营企业的案例介绍

1、某公司从事设备出口和技术转让暂时搁浅

xx公司是门楼镇一家长期从事水泥生产的民营企业,具有丰富的水泥生产和营销管理经验。经过反复调研和实地考察,该公司发现:位于非洲西部的贝宁共和国近年来政治和平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基建投资巨大,具有较大的商业机会。2009年,该企业通过其关联企业(注册在香港)在贝宁成立一家中资公司,与当地企业签订水泥粉末站项目建设协议,由中方提供设备和技术,并负责项目施工,待项目全部完工后移交当地企业,中方可将国内生产的散装水泥运往拟建设的粉末站进行包装并在当地销售。项目计划投资9000万美元,由西非开发银行提供定向信贷支持,并计划分三年完工,每年投资约3000万美元,该项目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但建设方在取得第一笔3000万美元贷款后,并没有将资金用于支付设备和技术转让等费用,而是将大部分款项用于1

商业地产开发。西非开发银行发现信贷资金被挪用后已暂时冻结其信贷计划,导致设备投资和技术转让协议均被暂时搁臵。目前,该企业在贝宁的子公司从事玻璃等建材贸易,并等待转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基础材料和基础设施是当前我区“走出去”民营企业从事的主要经营项目;二是当地政治局势、社会结构和营商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对“走出去”民营企业的经营业绩将产生巨大影响。

2、某公司从事境外劳务取得初步成功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中石油)在非洲中部的乍得共和国实施了一项大型石油开发工程。该项目涉及大量的劳务子项目。其中,部分设备安装业务由门楼镇居民于xx投资成立的劳务公司具体负责,该批劳务项目自2010年1月始实施,现已取得初步成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民营企业依托大型国企实施借船出海战略可以大大提高其成功的机率。

二、“走出去”民营企业的涉税问题分析

通过对上述两个案例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分析发现,对“走出去”民营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征管基础不扎实,境外投资经营信息难掌握

一些民营企业或因审批手续繁琐,或出于逃避纳税的目的并不主动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而是采取“迂回战术”,或通过香港的关联公司、或通过办理因私护照等途径“曲线”出国

经营。外经贸和对外投资主管部门对许多境外投资项目信息知之甚少(我区有关部门对以上两个案例均没有掌握)。由于宣传的缺位和制度的缺失,“走出去”民营企业不知道应当向而且事实上也很少向境内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境外涉税情况(即便纳税人能够进行申报,税务人员也未必知道该如何受理),最终导致境内税务机关很难准确掌握“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的投资情况及涉税信息。

2、征管制度不健全,管理规程欠规范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体系,对纳税申报、汇算清缴和关联业务申报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请进来”企业的税收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但对“走出去”企业如何申报纳税并没有制定具体办法。虽然税法规定境外所得要与境内所得汇总纳税,但境外所得如何申报、如何管理、又如何进行征收,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境外投资行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

3、税收政策不完善,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未完,全文共6112字,当前显示14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