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林敏:崔永元的转基因报告有三个荒谬之处

摘要。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采访中他回应了小崔的片子,回应了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的结果是不是要看三代人,转基因是否有腐败、阴谋论又作何解释等等公众关注的问题。

网易河北讯前不久我们播出了崔永元的专访,谈转基因,对于这样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公允起见,自然还需要听听另一方的声音,采访中小崔也向我们建议了不少“挺转基因”的专家,通过公开的讨论使得各方观点愈辩愈明,这是所有人的期待,于是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采访中他回应了小崔的片子,回应了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的结果是不是要看三代人,转基因是否有腐败、阴谋论又作何解释等等公众关注的问题,我们感谢他愿意对着镜头,直面每一个质疑,为公众展现了科学家的态度。

为什么转基因的话题这几年忽然热了

许戈辉:我们国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转基因的。林敏:就是1986年3月,“863”计划,邓小平批的高技术产业化,这里面就把农业生物技术列到里边,差不多我们也是在80年代就在做,但是我们真正发展起来,和孟山都(美国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能竞争是九十年代底,它的抗虫棉进到中国,它认为三年之内能占领中国,但是没有想到很快我们就研发出来了。所以说经过几轮的交锋,到去年,国产抗虫棉已经占到中国市场95%以上,它基本就退出中国市场了。而且这个例子也正好说明其实是农民选择了抗虫棉,过去没有抗虫棉的时候,农民每年因为农药中毒都会死人。很多人老说转基因不安全、不环保、不增产,一无是处,科学家、农民都疯了吗,实际上农民选择的就是最安全的,经济利益最大的。

许戈辉。农民选择的是经济利益最大的我同意,但是是最安全的吗。

林敏:对农民而言是这样的,我所谓的安全就是进行技术的比较,转基因技术少用了农药,非转基因的棉花就要用更多农药,这个时候农民到底是用转基因的还是非转基因的,他一定选择转基因。至于是否对环境安全,我们要科学地去评价它少用了多少农药,环境是不是得到改善了,这个应该是政府从整体要去考虑的事情,单就对农民来讲,对他的身体的安全来讲,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所以他就选择了转基因。许戈辉:我们国家发展转基因在政策、方向上这些年有过调整吗。

林敏。应该说我们国家对转基因研究一直坚持的是积极稳妥的政策,历届政府在发展转基因技术方面都是坚定不移的,所以我们才会有国家的转基因重大专项,才会有国务院把转基因生物育种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点支持。

许戈辉。它的战略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林敏。简单来说转基因就是一个新技术,又是一个新产业,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农业国家,不能置身其外。还是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棉铃虫大爆发,整个国家的棉花产业面临灭顶之灾,只好用农药,棉铃虫已经抗药了,所以农药收效甚小,用农药浸泡棉铃虫,杀不死棉铃虫,但是一只鸡来吃掉这个虫以后却被毒死了。此时产业面临这么大的压力我们又没有抗虫棉,外国公司就趁虚而入,几年之内就占到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9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科学家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自主研究,几年之内就研发出自己的国产抗虫棉,打破了跨国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它们退出中国市场之后就把目光投向我们周边的一些还没有自主研发抗虫棉能力的国家,所以通过这样一个事例就说明,在转基因这个高技术领域,你必须发展自己的技术,才能把握产业的主动权,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完,全文共4897字,当前显示14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