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调研报告

字体:大中

小发布者:[本站编辑]来源:[路桥网]浏览:[60]评论:[0]

第1页

交通中心轨道所一行五人在李城坤副主任的率领下,进行了为期7天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专题调研。沿途考察了南京、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并利用参加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年会的机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国内其它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轨网构架、换乘系统的思路与项目运作方法。吸取兄弟城市轨道网建设的经验,对交通中心正在开展的深圳cts与rds项目以及深圳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对国内轨道网规划不同思路的认识和体会

我国的城市轨道网规划尚无成熟的理论和模式。目前已有如下8个城市做了轨道网规划研究工作:北京、上海、宁波、济南、广州、青岛、大连、成都,另深圳等24个城市正在开展此项工作。根据对交通模型的重视程度不同,已完成8个轨网规划可归纳为3种思路:

1)以北京城建院为代表的传统方法。

特点: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即使用到了交通模型,其功能也仅限于客流预测。代表城市:广州、青岛、济南、南京。

2)以中规院交通所为代表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特点:①详尽地论述了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②根据交通模型得出的分析数据来修正规划方案

代表城市。大连、宁波。

3)外国顾问公司的交通模型分析法。

特点。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为辅,定性分析主要作于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代表城市。上海。

(一)传统的轨网构架思路

北京城建院是国内参与城市轨网规划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单位,其思路为传统的“设计”型。以南京为例:

南京的2000年线网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研究线网合理规模和线网构架方案,在搜集和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匡算线网规模,提出预选方案,并对线网构架进行定量分析,经专家评审确定最终线网方案;第二阶段对线路敷设方式、运行方式、车辆段、修建顺序、联络线、交通衔接等内容进行实施性规划研究。

初线路网的产生基本出于定性分析,具体步骤为:

1.确定轨道网的合理规模

南京轨网的规模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测算:

①按规划指标推算

已知规划远景年建成区的面积和轨道网密度的控制指标,按城市道路网情况,推算建成区各分区的线网密度,并由此计算出相应的线网长度。

②按城市交通系统结构推算

根据规划年总出行量,公交分担率和轨道在公交中的分担率的期望值,推算出轨道交通所承担的出

行量,即轨道交通需求量。在此基础上经过全网可达到的客流密度与线网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完成从需求到线网长度的转换。

③比较①和②的结果,得出推荐的合理线网总长度

2.线网布设

①根据远景年全人口全方式出行预测,总结出行分布的特点,识别主要交通走廊,在此基础上构架线网的骨架,即轨道网的基本形态。网络构架的思路是面→线→点。

②以线网密度和线网长度为控制指标,用主要集散点连线法和出行主经路法布设网络得到4个初步方案

3.客流预测

利用四阶段法,将南京市区分为122个交通小区,外围12个区,建立一套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客流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对线网构思中定性分析形成的设想,进行定量分析检验。该规划分2个阶段进行交通测试:

第一阶段。测试4个初步方案,检验主客流方向和各线的运能平衡情况。

第二阶段。针对第一阶段客测测试结果,分析提出两个补充方案,在同等条件下比较6个预选方案的优劣。

4.方案比选

建立线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从网络形态、交通运营功能、社会经济效益和战略发展等4个方面进行指标分析,经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建网方法


(未完,全文共15584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