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近年来民生档案研究调查报告

[摘要]统计近年来民生档案研究的内容重点,并分别对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外延、法规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利用体系建设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民生档案法规体系管理体系利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g27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049-01

一、民生档案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档案局在《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三项具体要求,以及通过对民生档案研究内容的分析总结,可将民生档案的研究内容概括为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外延、民生档案法规体系建设、民生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四个部分。

(一)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外延

目前档案学者对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甚至有些学者质疑民生档案概念的科学性。庄红、王光在《民生及民生档案的含义分析》一文中认为民生档案是个新术语,随着民生档案工作逐渐在国家机构得到重视,民生档案在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中成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在档案工作中,民生档案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工作,也是最能体现老百姓利益问题的历史记录。从广义上讲,民生档案涉及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上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下到村民委员会的土地承包合同,涉及到各党政部门和社会组织。[1]曲雅男认为民生档案是指档案馆(室)保存的具有解决民生问题的显在或潜在价值的档案。张明峰、陆晓惠、李萍认为民生档案指的是那些与公众生产、生活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主要涉及到公共服务档案、国企转制档案、民主政治档案、教育卫生档案以及社会保障档案。[2]

(二)民生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目前对民生档案法规体系建设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仅有少数学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潘玉民、孙丽炜在《论民生档案法规建设》一文中分析了民生档案法规的含义和建设现状,并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完善民生档案法规。一方面,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方针,其次,及时总结分析民生档案工作的实际规律。对于无法可依的规章制度正式化、合法化,制定有效可靠地档案法规,使民生档案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修改不全面和不完善的档案法规。首先,在国家档案法律中要充分体现民生档案的理念。其次,各地方应紧密结合民生档案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向老百姓广泛征集意见和要求,及时修订和补充已经出台的档案法律法规,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3]

(三)民生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开展民生档案服务工作的前提是具备科学合理的民生档案管理体系。目前档案学者对民生档案的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民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商兆鑫在《对做好新时期民生档案工作的思考》一文中,对民生档案工作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①健全民生档案管理体系。②加强民生档案监管力度③规范民生档案业务建设④加大民生档案开发力度⑤提高档案工作队伍水平。刘明、王峰认为,建立规范的民生档案管理体系应从三方面入手:①政策监管,建立健全民生档案法规和制度。②业务指导,加强民生档案的源头管理③延伸服务,拓展民生档案领域。任晓梅、许健认为,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从四项措施入手:①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②健全制度,规范民生档案的管理③加强指导,提高民生档案工作水平④加强协调,实现民生档案工作的良性互动

(四)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民生档案利用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贯穿于民生档案工作的始末,关系着整个民生档案的成败,同样地,民生档案利用体系的建设处于持续发展当中,未来高效快捷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将全面开展开来。目前档案学者对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未完,全文共12711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