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

一、理论

1、学校定位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此,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所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的主要特点: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的比例较大;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在学习期间,学生既要取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同时又要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为加深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的认识,下面对职业教育的不同定义进行简要介绍。

(1)职业教育概念的演绎及形成

黄炎培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首创者,他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指出,职业教育之定义,即“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并认为“职业教育,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的谋生者皆是”。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的这一阐述,虽然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和时代特征,但是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甚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走向都具有深远意义。

同时黄炎培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称:职业教育之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指出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含义是: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黄炎培在此所指的目的,实质上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行动指向。

北京师范大学高奇教授是我国较早系统研究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学者之一,她认为对职业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职业教育是:社会的需要,开展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训练职业能力,谓之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系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这一论述,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从此走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道路。

1988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元三著《职业教育概说》,书中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主要给予学生从事生产劳动或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以职业道德、习惯的教育”。职业态度培育在此成为职业教育继技能给予之后的又一内容,这无疑极大的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容。

顾明远、梁忠义在主编的《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中指出,“职业教育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培养目标被纳入职业教育的概念范畴。

2001年职业教育专家张家祥对职业教育作如下定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传递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劳动力的教育。凡是通过言传身教、口手相传、世袭家传以及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都是广义的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在这里,职业教育所关心的不再是受教育者职业(岗位)的需要,而是演化为“传递职业技术和技能”的过程。这和我们现在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义有了一定的吻合。


(未完,全文共19595字,当前显示143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