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云龙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

摘要。地质灾害涉及面广,危害性大,及时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及防治预防工作才能避免灾害的发生。本文以云龙县为例,对其进行相应调查并探讨。

关键字:云龙、地质灾害、区域、防治措施、影响

一、地理位置: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横断山南端澜沧江纵谷区,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是大理州、保山地区、怒江州3个地州的结合部。东与洱源县和漾濞县接壤,南与永平县、保山市相交,西与怒江州沪水县毗邻,北与剑川县、怒江州兰坪县交界。东西最大横距9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09公里,总面积4400.95平方公里,基本地势是东西高,中部低,从北往南逐渐降低。属山区地形,从西到东依次呈南北向排列有崇山山脉、盘山山脉、清水朗山脉,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

二、气候概况:

云龙属大陆性副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怒江在西面绕边境而过,澜沧江、沘江由北向南流经县境,怒山山脉、云岭支脉由北向南延伸。山川东西并列,河床深切,形成高山、峡谷相间地貌形态。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和山地立体气候十分显著。夏秋季节主要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降水丰富,气温高,雨热同期;冬春季节主要受西风南支急流,其次是沿横断山脉峡谷南侵的冷锋天气系统的控制,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气温较高,降水稀少,风速大,湿度小,偶见雨雪、霜冻和低温天气。山体较大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致使保护区及附近地区气候垂直分异显著,从澜沧江河谷到龙马山山顶,依次出现南亚热带(海拔1400m以下)、中亚热带(海拔1400~1700m)、北亚热带(海拔1700~2000m)、暖温带(海拔2000~2400m)、中温带(海拔2400~3000m)、寒温带(海拔3000~3638.9m)6个垂直气候带。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介于4.9℃~17.7℃之间,随海拔高度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保护区气温年变化与云南省内大部分地区相似,最热月出现在7月或6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略偏大。

地区年降水量750.0~1400.0mm。11~5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左右,6~10月为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5%左右。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通常迎风坡明显多于背风坡。

三、地质地貌:

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系“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内“兰坪-思茅褶皱带”北部的“中排褶皱束”的组成部分,西部是中国著名的澜沧江大断裂,东部是北莽山大断裂。出露的地层比较简单,以白垩系为主,其次是侏罗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岩石类型以陆相红色碎屑岩为主,是滇西红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地质构造有断裂和褶皱。重要的断裂有北莽山大断裂、天池断裂、老仁场断裂等。褶皱主要有天子山背斜、龙飞场背斜等。保护区位于云岭山脉向南延伸至云龙县境内的雪盘山中上部,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地表崎岖。最低点海拔2100.0m,最高点3638.9m,相对高差1538.9m。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高山、中山、古夷平面、剥蚀面、盆地、峡谷、冲-洪积扇、单面山、断层崖等。区域地貌系深切割的构造侵蚀高山、高中山峡谷,蕴含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例如断陷湖泊、峡谷、地质剖面、断层崖、瀑布等。在云南地貌区划中位于滇西“云岭高山山原亚区”西南部,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典型地区之一。

四、土壤概况:


(未完,全文共18717字,当前显示13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