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吟诵、读经和我——吟诵周发言稿

非常荣幸代表王财贵教授开设在大陆的读经教育推广中心来做一个发言,吟诵、读经和我——吟诵周发言稿。我在读经推广中心负责出版研发工作,从08年开始参与推广中心的筹备。那时候我们几个人特别希望帮助王教授实现一个理想,就是搜集分布于全国各处的“传统读书声”。为什么特别想做这样一件工作呢,因为我们知道私塾教育已经中断八九十年,现在凡是还能用吟诵的方式读古书的都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如果再过上几年,这些老先生不在了,那么,将是一种难以弥补的遗憾。

但是,因人力和资金的限制,几年来,我们所做的工作甚微。直到去年年底,我去台湾参加读经教育高峰论坛,遇到国际经典文化协会的温金海主席,他听说这样一个计划,非常感动,并表示全力支持。于是,我们终于在年初将这个工作提上日程。在把这个想法与友人交流的过程中,身在德国的杨嵋女士告诉我们,吟诵协会刚出版了一套“我爱吟诵”教材,并引荐王财贵教授与徐建顺教授认识。我们才知道,原来早已有人在做着这样一件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

半年多来,通过吟诵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我们对于吟诵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了解,在此,谨代表读经中心的伙伴们,向多年来致力于中华传统吟诵的抢救、研究和推广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以下,我想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吟诵在现代社会传播的必要性。首先声明一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并不是很能够分辩,或者不很在意吟诵和唱诵的区别,所以在以下叙述中,可能没有特别注重·这些概念,但那也是在渐渐了解过程中的真实写照,所以愿意与大家分享。

高中时,有一次我读到李商隐传记,书中常提到,诗人突然有了灵感,起身边走边吟。我那时第一次意识到“诗”是用来吟的,由此引发思索,到底“行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但是当时并没有网络,也不懂得去如何查询资料,所以一直没有什麽实际的结果。

大约在2000年,那时我上大学二年级,有一次在东方艺术系的海报栏上,看到叶嘉莹先生讲座消息,内容是“李商隐朦胧诗意境解析”。我看到“李商隐”三个字,马上就想到多年来困扰我的问题。讲座那天,座无虚席,叶先生精到深邃的见解固然精彩,但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大家是不是奇怪,为什麽我一读诗腔调就变了,这不是方言,我从小生长在北京,我现在的发音方式是古人吟诗的方式...”

这一刻,如此不经意的到来,我才真真实实的知道,诗歌是用来吟的。我依然清楚得记得,叶先生在那场讲座中讲到一个叫柳枝的姑娘,读到义山的诗,发出“谁能有此,谁能为是”的感慨,而这种感慨亦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读到古人的文字和思想时,所常有的心情。叶先生还提到姜白石的一首诗“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那在闹事中卖艺的舞者,到华灯初上,游客渐散,依旧不肯停下舞姿,在月下孤芳自赏着。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又一个问题开始困扰着我,我们五千年优秀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在现代工业科技文明的冲击下,真的只能孤芳自赏了吗。

后来,再没有机会现场聆听叶先生的课程,不过,我购买了整套的迦陵全集,并且在网上搜集热心网友发布的讲课音频及视频,所以我常和朋友们说,虽然从未与叶先生有直接的接触,但我心里始终认为她是我的启蒙恩师,感谢她在我开始思索人生意义时,感谢她在我迷茫彷徨时,以诗词之美,给予我冷静而温润的理性之光,发言稿《吟诵、读经和我——吟诵周发言稿》。


(未完,全文共35088字,当前显示13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