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喀什葛尔河

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流域北依天山西段南坡,西临帕米尔高原,南靠昆仑山北麓,东面开口朝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经过50多年来的水利工程建设,喀什噶尔河流域喀什灌区内有较完整的引、蓄、调、泄水利工程,有效地改善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灌溉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灌溉体系。但由于历史、区域条件和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灌区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春旱、夏洪、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制约着灌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灌区基本情况喀什噶尔河流域由克孜河、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牙河、恰克马克河、吐曼河和布谷孜河七条河流组成,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38.14亿立方米。喀什噶尔河流域喀什灌区平原灌区总土地面积2242.4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49万亩,灌溉面积450万亩。灌区行政区划范围包括疏附县、喀什市、疏勒县、伽师县、岳普湖县(除去两个乡)、英吉沙县(除去两个乡)兵团农三师的伽师总场、41团、42团。目前灌区引水渠首共有18座,其中控制性引水枢纽10座,流域共有引水总干渠4条,引水干渠60条,支渠505条,1m3/s以上的斗渠516条。以上各级渠道共计1085条。灌区共有排水干沟30条。平均渠系利用系数0.46。克孜河、盖孜河、库山河三河灌区内水网交织,互相联系。由于克孜河是以冰雪融水补给和暴雨混合补给的河流,春汛来的早,而盖孜河、库山河是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春水来的晚,春旱严重,为了调配季节用水,灌区内兴建了“引克济盖”、“引克济勒”、“引盖济库”、“引克济岳”等调水工程,对缓解灌区的春旱起到了积极作用。

2.制约灌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春旱、夏洪。喀什噶尔河流域喀什灌区5条河流均为高山融雪补给为主,冬春枯水期长,夏季洪峰大、历时长,河道来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因季节性缺水灌区大多数耕地春季不能充分灌溉,春季缺水严重,而夏季洪水期来水又很丰沛,洪水造成众多防洪工程和引水工程被冲毁,主流易道,增加了每年防洪岁修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局面。

2.2灌区土壤盐渍化。由于灌溉不当,排水不畅及蒸发强烈,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相当严重。目前喀什噶尔河流域耕地面积308.5万亩,盐渍化面积为213.2万亩,占69.1%。近几年来流域下游灌区通过水利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及生物排水措施排水,地下水已明显降低,土壤盐渍化得到遏制和改善,但灌区盐渍化问题仍将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盐碱地改良与治理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3工程设施不配套,灌溉保证率低。流域平原区大多数水库兴建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目前工程老化,失修、淤积严重,病险至今未除,河道水资源损失严重,渠系利用系数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保证率低。

2.4灌溉管理薄弱。灌区地处祖国的西北边缘,长期贫穷落后和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受区域限制,在人事分配制度上主要以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人事管理,还不适应国家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

2.5农业灌溉水价太低,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喀什地区实行的是政策性的保护水价,喀什噶尔河流域1997年农业灌溉水成本价0.0326元/方,实收水费为0.01元/方,占应征收水费的30.67%。流域管理处实际执行水价更低,农民认为没有必要节水。这样造成一方面水资源短缺,而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存在。


(未完,全文共14163字,当前显示13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