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河南省优质小麦育种的现状及出路

赵献林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490万hm2以上,总产160多亿kg,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各省市之首。近年,随着小麦逐年增产,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一方面全省小麦大量积压、调销不畅且价格偏低,国家财政补贴数额加重;另一方面国内和省内生产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的小麦则主要依靠进口。鉴此,国家及河南省于1999年相继出台了以优质麦为主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小麦优质优价政策,真正拉开了优质小麦生产的序幕。

1国内优质小麦育种的发展简况

我国对强筋小麦的品质育种始于70年代,80年代初已有面包用小麦大面积种植。自此,一些育种单位开始了以品质改良为目标的育种工作。然而,由于宏观上缺乏对优质麦重要性的广泛宣传,国家在粮食收购上又未实行优质优价,农民仍对高产、超高产小麦更感兴趣,从市场机制上限制了优质小麦的健康发展。到80年代末,优质育种已渐趋低潮,虽然农业部于1992年和1995年对优质麦进行了评选,先后评出百余个强筋麦和弱筋麦品种(系),但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河南省小麦品质育种始于80年代初,省内能够坚持下来的也只有河南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和郑州市农科所三家,且未放在主要位置。到90年代初,育成并审定了三个品种:豫麦

14、豫麦

23、豫麦28,但均是昙花一现。其后,虽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收效不大;直到1999年国家取消对普通麦的保护价,大力提倡发展优质麦,广大小麦育种者又一次掀起了优质麦育种的实质性高潮。

2优质麦育种的优势

首先,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省各级领导对优质麦生产高度重视,为优质麦育种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撑,其次,我省地处黄淮麦区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生态气候条件多变,适应不同类型小麦的生长,为育种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育种空间。第三,我省拥有庞大的小麦育种队伍,尤其是基层(包括农民)育种大军的兴起,使河南小麦育种如虎添翼。第四,部分育种单位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经验,在优质品种和资源方面有一定的积累;至今,已育成并审定了9个强筋小麦品种和2个弱筋小麦品种;豫麦

34、豫麦47和豫麦50迅速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作用;最新审定的强筋优质麦品种郑麦9023,产量与我省主推品种豫麦18不相上下,且早熟性和抗病性更好,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有机结合。第五,陕西、河北、山东等地的ph82-

2、小偃54和高优503优良品种可成功的引入我省,为优质育种提供了必要的补充

3优质麦育种存在的问题

3.1优质麦概念不够清晰

优质小麦的核心是优质,但优质本身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严格讲应该是专用型小麦。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营养摄取多元化,小麦品质概念也逐渐由营养(数量)型向加工(质量)型的转化。目前,我国把小麦分为三种类型:强筋麦(面包麦)、中筋麦(馒头、面条、饺子等)和弱筋麦(饼干、糕点等),而国家指定按优质优价收购、并制订有确切质


(未完,全文共19056字,当前显示11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