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竞技教育学

1)“育人夺标”是竞技教育的最终目的,即通过培养会做人,能竞技的运动员去持续夺得运动的锦标和实现人的奋斗目标。

2)价值倡导在培养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同时,向他们进行“做人”的教育。

3)竞技教育要标本兼治,即把教会运动员学会做人和学会竞技统一起来,进行系统的教育。

2.竞技教育理论体系分几个层次。试述其最高层次的内涵:

1)竞技教育理论体系分三个层次。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和基础层次。

2)最高层次是竞技教育的总目标,也是竞技教育的原层论的要素,其核心是育人夺标。它既反映了竞技教育的本质属性,又浓缩了竞技教育的基本理论。育人体现了竞技的“人性”,反映了教育规律;夺标体现了竞技的“娱乐性”,反映了竞技规律。最高层次不仅促进竞赛、选材、教学、训练、恢复和评价六要素紧密结合,又有助于克服以往重夺标、轻育人的竞技思想和行为。

3.竞技的物化。竞技者在训练和比赛中过分追求体能、成绩和报酬等物化层面的东西,却忽略了人的发展的一种“重物轻人”的倾向。

4.竞技教育的定义及本质界定:

竞技教育是育人夺标的教育过程,它是竞技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说,它是竞技参与者学会做人和学会夺标的教育过程,其本质是育人夺标。

(竞技教育包括以运动竞赛与育人为首的,选材与育人、教学与育人、训练与育人、恢复与育人、评价与育人为辅的六大过程。竞技教育实质是竞技的“准备过程”,即为竞技培养合格运动人才的过程,其过程是竞技过程的延伸。)

5.何为“三力合一”的竞技运动。指由物力、心力和外力三者构成的运动形式。它是以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理论指导,以“育人夺标”为目的的运动形式。其实质表现的是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依靠物力、心力和外力去完成“做人与竞技”的使命。

6.竞技教育的特点:

既重视运动员的身心技能训练,又强化其人格的修炼,其中重视人格修炼与心理教育,培养运动员的人文精神是其主要特点。未来的竞技教育不但要研究运动技能的训练,更要同步研究人格的修炼,竞技者不但要具有科学精神,更要富有人文精神。这也是未来竞技从“物本位”向“人本位”过渡赋予竞技教育的重要使命。

7.运动竞技育人的理念:

1)正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2)善于捕捉取胜的机遇3)正确对待竞赛的胜负

4)强化协作意识5)正确处理技术地位与人格地位的关系6)建立自信心

8.运动选材的意义:

1)为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奠定基础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高水平的竞技能力,必须要以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运动素质作为基础。竞技教育提倡选材与育才相结合,有助于早期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日后成才和就业奠定基础。

2)为国家节约体育资源创造前提条件

竞技教育提倡选材后的专项培训与素质教育工作同步进行,以保证被选中的运动员长期、稳定、健康地成长,这样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体育资源。

9.如何强化运动教学育人(或转变教学思想)

1)教学中心由技术转向人。竞技教育的教学思想必须从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中心,向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强调运动教学“以人为本”,是强调在运动技术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教育人。

2)教学的主要矛盾由“教”转向“学”。教练员“教会”运动员如何去学习、去做事、去做

人是我国运动队伍从“体能型”向“智体型”转变的重要措施。

10.运动训练育人特点:

1)寓教于训。运动训练的育人过程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它是将做人的教育寓于运动训练整个过程之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

2)民主育人。科学、民主的运动训练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双向交流、坦诚相见、共同解决问题的民主教育方式。

3)管教结合。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决定了其育人方式必须是严格的管教结合的方式。


(未完,全文共10015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