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6-2遏制腐败 弘扬正气

第一篇:6-2遏制腐败弘扬正气遏制腐败弘扬正气

温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结束时与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一针见血的阐明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一是政治危害。腐败从思想上政治上疏离党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之基;二是经济危害。腐败现象直接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三是组织危害。腐败毁掉了一大批经过长期培养的领导干部,给党组织造成人才资源的重大损,同时破坏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生活的正常进行,使一些党的组织形同虚设,软弱涣散,在党内外造成不良示范和导向,给党组织带来恶劣影响;四是社会危害。腐败在部分人中造成价值观念错位,道德水准下降,严重败坏党和政府形象,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如不坚决惩治腐败,党群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动摇,党就有可能走向毁灭。

因此,我们应该坚决遏制腐败,弘扬正气。

首先,我们对反腐倡廉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应有清醒的认识。一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条件和土壤依然存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期,这期间,体制的过渡性,法制的不完善性,政策的滞后性,管理的落后性,扩大了权力腐败的可能空间。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冲击和欲望增多,极易导致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党员干部心理失衡,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腐蚀而堕落。二是腐败存在着“泛化”的危险,有演化为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惯”的趋势。从近年来查处的一系列案件来看,腐败现象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腐败的传统概念内涵在扩大,滋生蔓延的领域在扩大,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侵蚀在扩大。对很多腐败现象,群众已经见怪不怪,渐渐成为普遍的风气和通行的习俗,被广泛接受、遵循和效仿,治理起来往往“法不治众”,一般措施很难奏效,这是非常危险的。三是群体性腐败案件大幅上升,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并呈现出资本积累的特点。在利益的驱使下,腐败分子往往上级与下级,内部与外部,沿海与内地,甚至国内与国外相互勾结,群体作案。近年来查处的很多案件都是“串案”、“窝案”,一个案子牵扯一大串人。其次,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对各项业务工作要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见成效,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权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实践充分证明,纪检工作和经济建设是相互统

一、相互促进的,哪里纪检工作搞的好,哪里就政通人和、风正气顺,哪里的经济就发展的快

第二篇:遏制“车轮腐败”遏制“车轮腐败”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理有序有效开展。从年初起一系列的动作已经表明,中央已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作为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上了议程。


(未完,全文共14876字,当前显示13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