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能级制的几点思考

转载

分类:财税(理论应用税文

税政)

目前,我们正在试点的能级制究竟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是继续试点,还是全面推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几个试点单位进行了调查。从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基本态度是:能级制目前还不能全面推开,但可以扩大试点。对于试点,省局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以此为基调,允许试点单位大胆创新,有了好的经验及时总结吸收。办法和措施基本成熟后再全面推广。本着总结提高、不断完善的精神,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从实施效果看能级制的必要性

能级制在我省的试点,尽管时间不长,却给征收管理、税收执法和文明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其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一是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能级制,能与岗是相互配套的。如果不配套,要么是有人无事,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要么是有事无人,造成岗位的空缺。无论哪种情况都很容易发现,改进之后就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有利于整合内部多种管理制度。能级制的基本做法就是:以能定级、以级定岗、以岗定人、以绩定酬。以能定级,必须有严格而系统的学习、考试制度;以级定岗,必须有完整而明确的岗责体系;以岗定人,而不是因人设事,必然要求实行竞争上岗;以绩定酬,必须严格实行质量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可以说,只要认真实行能级制,就可以将多种单行的内部管理办法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是有利于推进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意识。能级制的实行必须讲究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强税干按规则办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能与岗、绩与酬的紧密结合,每个人都能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树立全新的权力观和服务观,实现运行机制由权力型向责任型的转变。

四是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干部素质。能级的确认,考虑了学历、职称、综合考试和业绩考核等因素,个人素质与岗位配置相结合,“行”与“不行”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外置的学习要求变成内置的学习动力,有望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政府机关存在的“要我学”和“我要学”的问题。

五是有利于打破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如何在税务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一直是我们试图突破的难点之一。按照能级制,各级别人数有比例限制,个人的能级认定实行动态管理,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洗牌”,必然导致“能者上庸者下”,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持之以恒,就会出现低能级主动挑战高能级、高能级不断挑战自我的局面。

六是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转变工作作风。长期以来,税收工作由于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实行能级制,由于能级认定和计酬标准,依据的主要是岗责考核的结果,认定以绩效论英雄,考评以绩效分高下。这就克服了高能低效、酬劳脱钩的痼疾。能级不够,勤能补拙,有利于倡导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

二、试点中发现的几个主要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几个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有必要提出来,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

(一)定位上的偏误

我们认为,能级制的定位应该是一种集成式的综合管理制度。它的多方面的功能,使我们有理由期望实现这样几个目标:(1)克服“官本位”,免走“独木桥”,最大限度地调动一般干部的工作积极性;(2)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习热情,鼓励不断进取;(3)打破平均主义,引入竞争机制;(4)推进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意识;(5)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几个目标,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只讲一点,不计其余,“单打一”在事实上也是行不通的。


(未完,全文共14759字,当前显示14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