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峰土家族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高峰土家族乡位于慈利县西北部,平均海拔800余米,因地势较高而得名,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高寒缺水山区乡。全乡25个行政村,228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7000余人,其中土家族14000余人。粮食以旱粮(玉米)为主,是一个在全省享有盛誉的旱粮多熟制高产山区乡镇之一。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烤烟既是该乡的拳头产品,又是该乡的支柱财源。近几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逐步优化,由乡党委、政府牵头,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强化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积极推行生态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我乡农业循环经济走上了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一、我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根据我乡地形、气候、资源的特点,乡党委、政府主要从土地资源、农村清洁能源、畜禽粪尿、绿色生态农业综合利用等方面着手抓好农业循环经济,形成了独具高峰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一)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打造农业生产基地高峰土家族乡全乡总面积14840公顷,耕地面积1536公顷,其中水田393公顷,旱地1143公顷,林业面积10667公顷。近几年来,高峰乡党委、政府以落实省委的“一化三基”为抓手,结合高峰高寒缺水的现状,大力发展山地种养业,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出了“一抓烤烟二抓粮,围绕山地抓种养、依托慈索旅游线,跳出山门闯市场”的口号。由于我乡是一个山区乡,没有成片成块的土地,不适合大型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只有充分发挥山地丘块多用型优势,做好高寒缺水的文章,大力烤烟、反季节蔬菜、优质水果、甜糯玉米等优势农作物,提高单块土地的复种能力,我乡的农业循环经济才有出路。近几年来,我乡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逐步形成了5大农业产业基地:一是形成了6200亩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烟叶;二是形成了以郑坪、南井等村为主的3500亩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重点种植辣椒、白菜、萝卜等绿色反季节蔬菜;三是巩固10000亩玉米丰产片示范基地(其中5000亩甜糯玉米生产基地)、四是富垭、三阳为中心的10000亩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发展了金秋梨、藤犁等品种;五是以中坪、长坪为中心的5000亩超级稻生产基地。

(二)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强化种养生物链建设我乡主要是通过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植物生成—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连接起来,以生猪养殖大村为重点来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通过沼气发酵来处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包括人禽兽粪尿、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将其转化为农业生物肥料。目前我乡沼气主要采取“一池三改”模式和“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产业模式。一般农户发展“三位一体”即“猪—沼—玉米”等模式,规模养殖户发展“四位一体”(厕所、保温畜禽舍、温室大棚、沼气池)和“五位一体”(厕所、保温畜禽舍、温室大棚、青贮池、沼气池),把沼气残渣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初步估算每口沼气池生产的残渣可以帮助农民每年节约化肥、农药费用250元左右,每口沼气池可以帮助农户节约煤电费用达650元以上。目前全乡农村沼气用户有1842户,沼气普及率达到20%。年总产气量43万多立方米,折合成标准煤41万吨,帮助农民节约煤电费用达100万元以上;此外沼气残渣利用可使农民节约化肥、农药达45万元以上。


(未完,全文共18024字,当前显示13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