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好古学堂读书会纪实

——2018年第四期“好古经典读书会”纪实

“人间书友不易得,一朝聚会学堂中。”7月盛夏,酷热难当。热爱阅读的书友们在好古学堂成人教室里荟萃一堂,共同聆听分享嘉宾对儒家经典《论语》的出色解读。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好古学堂的书友们虽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年龄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拥有对阅读经典传播国学的一腔热忱。

好古学堂每个月月末都会组织经典读书会,本月已经是第四期。这次好古经典读书会的主题是“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书会于9时正式开始,本次读书会由好古学堂王越欣老师主持并介绍分享嘉宾伏羲学校校长范志敏老师,张敏老师致导读词并请范志敏老师分享自己对《论语》的理解。

范志敏老师从三个方面与家长朋友们分享了自己对《论语》的理解。他认为,《论语》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学的国学根柢。学习《论语》,我们首先要对《论语》及孔子有清晰的定位,明白学习论语的必要性;其次,学习《论语》的正确方法;其三,《论语》能从哪些方面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改造目前不佳的人文环境。

一、对孔子及《论语》的定位

对现在的中国人而言,孔子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人自小就会接触到孔子,没有系统学过《论语》的人的口中也会时不时蹦出诸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短句。我们对孔子也十分陌生,两千五百年的岁月“逝者如斯夫”,历史的尘埃太滞重,已经把孔子本来的面目层层掩盖。古代统治者对孔子一路追封,封号从最初的“尼父”升至最后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形象也在一步步神化中走向失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孔子形象的认识过程更是一波三折,但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推广国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曾莅临孔府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认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我们对孔子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现代视角下的价值观。范老师认为,孔子本质上是一个活泼的人,他善于变通,有着自己的真性情。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品行冰清玉洁,眼中见不得半点丑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碰到赏识自己的国君就会尽心辅佐,遇到昏聩的国君就会一走了之。了解到孔子的真实形象,我们也就会在学习《论语》时少了许多抵触与违和感。

范老师认为。“《论语》是孔门弟子成就人生的密码”。尽管孔子的政治理想最终破碎,他更是被当时的人嘲笑为“丧家之狗”。但并不能借此证明孔子的一生是失败的人生。孔子成功教育出三千弟子,其中有名望的弟子有七十二人之多。子贡、子路等人更是被称为孔门十哲,都是当时著名的政客或商人。《论语》记载了这些孔子教育这些杰出门徒的言行活动,今天我们通过科学地学习《论语》,当然就能解读出这些弟子成功的密码。

二、学习《论语》的正确方法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范老师认为。学习《论语》最正确的方法就是阅读国学大师们的著作。只有透彻理解了国学大师对《论语》的诠释,读者才会站在思想的新高峰上,不会被一些“浮云”蒙蔽双眼。范老师认为,一些二道贩子假借传播传统文化的名义实质上是复辟文化糟粕的行为,导致了目前国学教育机构良莠不齐的现状。一些人经常鼓吹二十四孝,但其中“卧冰求鲤”、“郭巨埋子”的行为本就不科学,也背离了故事的本来面目,这些人的目的不纯,不是真正有志于传播国学的拓荒者。范老师向书友们推荐了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和李炳南先生的《论语讲要》,鼓励大家阅读经典,练就一双看透“二道贩子”的火眼金睛。


(未完,全文共11226字,当前显示14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