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金华高校职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金华高校职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符加侬叶津杨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4期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就业竞争,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主导方向,而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文通过了解金华地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看法,以及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情况和评估等,在充分了解该现状的基础上,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48-01

一、总结分析

(一)对职业规划认识不足,意识薄弱

调查结果分析,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在不同程度上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意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真正明白职业规划的内涵,也不清楚做职业规划对自己今后发展的意义大小。大部分同学主要处在对职业规划的迷茫阶段,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

(二)自我认识不足,积极性缺乏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学校开设的一些培训,很多同学希望了解自己的专业,并进行职业推荐。同时发现,在对所在高校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机构设置的问题上,很多同学表示知道其存在,然而只有少数同学表示曾经去过。可以看出,多数同学对自身很多方面的认识不足,本身也缺乏主动性。甚至存在不少同学,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多数只是停留在想法阶段,没有认真做过规划。可见,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认知不足,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三)高校体系不完善,重视程度不足

从被调查情况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体系有待完善。虽然不少高校在大

一、大

二、大三中分别设置了开课时间。但课程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且对于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多数是一些学工办的老师,并没有专业的职业规划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高校设置的职业规划的指导中心,其实际利用率不高。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管理体系混乱,有些只是挂靠在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团委、教务处等。可见,对于职业规划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四)针对性不强,实践课程缺乏

目前,大学生基于专业基础的个人发展与规划能力较为欠缺,专业的本质、专业的学习方法、专业的发展出路、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等一些列问题并不是讲座能解决的。[1]而实际情况中,较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并没有专业的知识体系,有些甚至并不了解所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因此,对学生来说,其传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不具有针对性。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希望在课程的安排上,增加实践性课程。虽然在寒暑假有一些实践体验,但其总体较为空洞,并没有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现出其重要意义。

二、建议

(一)正确自我定位,强化职规意识

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首先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明白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自身发展的,不依赖于学校、父母而存在,是为自己今后发展所做的计划,且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和定位。同时,对自己所在读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对专业目前的就业前景也要进行适当的关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加强对职业规划的重视。

(二)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宣传力度


(未完,全文共18931字,当前显示13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