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点燃山区教育的希望

邓严秀,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山区教师,凭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无比执着,30年来,在上犹县社溪镇蓝田村极其偏僻的蒙岗复式教学点,既独自一人担任

一、二年级全部课程,又先后甘当800多名山区孩子的“亲妈妈”,连续18年评为县乡“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1999年9月,获得全国首届“烛光奖”和“爱德基金”二等

奖;2004年11月,评为赣州市唯一的“全国复式教学优秀教师”。邓严秀说,这一切都为了——

点燃山区教育的希望

师生们说:“当老师如同邓老师这样,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邓严秀最大的心愿就是“教好每一个孩子”。

9月上旬,我们冒着秋风细雨,坐着摩托车,翻山越岭来到上犹县社溪镇蓝田村蒙岗组邓严秀家,看到的只是几间破旧不堪的泥房、不值几钱的家什,而厅堂里挂着的一块黑板,虽漆已斑驳,却格外引人注目。邓老师的教学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1993年蒙岗复式教学点建成之前,她都是在自己家里通过这块黑板,将知识一点一滴地传授给山里娃娃。

山区生源分散,办学条件差,很难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分年级、分班级在漂亮的教室里上课。一来因为各年级的学生不多,二来没有足够的财力建新校舍,这里只能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复式教学,即老师同时教几个年级的学生。30年来,邓老师始终坚持一条:掌握复式教学规律,扬长避短,同时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强学科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复式教学任务繁重,一天课上下来,她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噪子冒烟;可她从未诉过一声苦,还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备课。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窗前总透着微弱的灯光。

近几年来,邓老师为了更好地把握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总是不停地为自己“充电”。除了订阅教学方面的杂志,她还克服困难参加中心校举行的教研教改活动,多次撰写复式教学方面的经验文章。她的《在复式教学如何搞好“动”“静”搭配》一文被《当代教育教学论文集锦》收录。同时,邓严秀特别注重因人施教,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洞下组方冬平,性格内向,胆子小,转学到蒙岗复式教学点时,语文和数学成绩分别为13分、11分。邓老师了解情况后,经常留他到自家住宿,抽空给他补课,开始他不会写作文,就带他到现场感受后再来写,慢慢地,方冬平对学习感兴趣了,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去年6月份,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分别考到了94分、85分。可去年9月份,他转入中心校读三年级时,因耽误三天时间未去报名,他怎么也不肯去读书,母亲看到邻居的孩子高高兴兴的上学,一时脑筋转不过弯来,拿到农药就喝了半瓶,幸亏邻居叔叔及时送她到医院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邓老师得知后,连夜同中心校卢毓光老师来到他家,走进方冬平房间里,把他抱在胸前、摸着他的头说:“冬平,你出来看看,你长得这么好,学习进步这么快,怎么不去读书,你爷爷瘫痪了,你父亲没文化,你不去读书气死了你妈怎么办。”方冬平眼泪汪汪说:“好,明天我就去上学,但你要陪我去,要交待老师给我补课。”第二天一大早,邓老师就带着他去学校,并且在后来的半个月里,她每天下午放学后步行10多里山路来看望他,赢得中心校师生们逢人便说:“当老师如同邓老师这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由于治学严谨、教学有方,邓老师担任的蒙岗复式教学点

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每年及格率均在100。并且,在当前大部分村小和教学点面临生源流走被撤并的情况下,蒙岗复式教学点不但生源还未走反而大增;本学期又有安和乡、紫阳乡的11名山区孩子特意转到该教学点就读。

村民们都说:“把自家细伢子

交给邓老师,我们放心。”


(未完,全文共7050字,当前显示14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