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事迹看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政绩观

郝亚宏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历来是自觉追求崇高精神、注重品格修养的伟大民族,由此而塑造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格,正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支撑。今年是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逝世48周年。焦裕禄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公认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上个世纪60年初,焦裕禄同志任兰考县委书记,为了改变兰考灾区的贫困面貌,抱病带领全县人民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想的仍然是如何让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肺腑,令人难以忘怀。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更是广大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需要时刻铭记、永远践行的精神高地。

启示之一:坚持我党性质宗旨,必须确立对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一切言论和行为的根本准则。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

-1-

众,帮助群众”。他经常住在农民的草庵子里,跟群众一起劳动。他所想的和做的,正是广大群众最需要的;他所批评和反对的,正是广大群众所厌恶和憎恨的。他带着对群众的无限信任走在广大群众中间,在与群众的接触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和智慧。这是焦裕禄同志在不长的时间内赢得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原因。从焦裕禄身上可以看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立场问题、感情问题。

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集民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焦裕禄之所以赢得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信赖、尊敬和拥护,就在于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生动地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党组织,任何一个党员,只有尊重维护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只有把自己臵身于群众之中,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如果我们的干部疏远乃至脱离群众,不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臵人民利益于不顾,甚至当官做老爷,那就是对理想信

念的背叛,势必导致政治上的“水土流失”,终将被人民所唾弃。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创造政绩的出发点和归宿,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我们就能带领群众战胜困难,不断取得新成就。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正确解决为谁当官、为谁入党、为谁掌权的问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往情深地为人民办实事,一心一意地为国家干现代化,一往无前地探索和改革。

启示之二:坚持我党性质宗旨,必须保持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未完,全文共43051字,当前显示14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