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问题,感觉比较突出的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形式主义的问题。任何工作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基层党建工作本身务虚的成份就多,同样需要形式来承载、来体现,但是具体工作中,有时把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颠倒了。比如,为了督导组织生活落实,往往要求基层支部要有党员活动日记录、“三会一课”记录、学习笔记等等,要求一定的工作资料无可厚非,但现实中一方面过多过杂,一方面关注形式比关注内容和效果多,导致基层敷衍应付,甚至搞材料突击,增加了基层负担,引起了党员干部反感。再如,党员活动日上一些支部书记只会照本宣科,党员干坐着听得麻木不仁,组织生活会不敢红脸出汗,评议党员一律都是好,搞是搞了,只是走个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管理粗放的问题。一些措施大而化之,很多工作不够精细规范。比如,对支部书记的管理,还存在绩效考核等不少薄弱环节,各镇考核办法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不严甚至成为摆设,最后干好干差只凭模糊印象。比如,对网格员的管理,县里考虑照顾实际给乡镇“放权”,但到了乡镇却成了“放羊”;比如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对农村、机关、企业、老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有哪些具体要求,缺乏分领域、分类别、分特点的精细化措施。

(三)抓而不死的问题。一些工作抓得不够死,缺乏钉钉子的韧劲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力度。比如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文件发下去后,没有跟进指导,也没有立即开展督导,导致一些党组织开展积分不及时、不合理。再如,城市党建共驻共建工作,安排部署后,只是收集了共建协议和社区报到回执,但是结对和报到后开展了哪些工作,掌握调度不够,没有实现驻区资源的有效整合。


(未完,全文共2532字,当前显示6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