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党员干部要增强群众观念(修正)

第一篇:党员干部要增强群众观念(修正)党员干部要增强群众观念

毛泽东曾经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而现在,个别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对老百姓漠不关心,做了一些群众不高兴不赞成不满意的事情,影响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认为,增强群众观念要切实做好以下四点。

一要培育群众感情。培育和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首先要敬畏群众力量。漠视群众的力量,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党员干部要把了解大到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小到本地社会的发展历程作为必修课,看清楚群众作为历史主角的作用,悟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从而对群众力量心生敬畏,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其次要关心群众疾苦。个别党员干部自认高人一等,有的认为群众受苦劳累是其命运使然,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人为本深入人心、民生问题得到高度关注。党员干部只有深刻认识关心群众疾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产生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要感恩群众奉献。没有群众的辛勤劳作,就没有我们今天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同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把对“衣食父母”的感恩之情化为工作的动力。孔繁森同志有句名言: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是一种感恩的至高境界,值得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学习。

二要集中群众智慧。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做好工作必须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身子要沉得下。今年4月份,南县县委组织部的全体机关干部开展了“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乡镇村组,汲取群众智慧,收集有关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清洁工程开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38条,这些意见建议在办公室是想不出的,为我县进一步找准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提供了帮助。党员干部还要主动到计生、信访、综治维稳、经济建设等关键岗位,到艰苦地方、复杂环境的“一线”工作,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要珍惜与群众打交道的每一个机会,注重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做联系群众的有心人。

三要了解群众诉求。不可否认,现在个别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脱离群众、工作漂浮,极大的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当前,在农民负担、军干转业、企业改制、移民安置等方面群众反映的问题都比较突出,党员干部对群众诉求,不能置之不理,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求必应,“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责”。在解决群众诉求上,既要讲政策、讲原则,也要讲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妥善处理,既不能遇难而止,也不能敷

衍塞责。我记得南县县委书记徐德华同志不止一次讲过一个事例,去年南县遭受洪灾,群众受灾严重,德华书记在华阁镇察看灾情时,一位年纪很老的群众握住他的手说,只要你们来了,我们心里就舒坦了,其实并不一定非要给多少钱,关键是知道党和政府在记着我们。群众的话语和诉求都是朴素的,只要我们去深入了解。


(未完,全文共15143字,当前显示12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