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群体性事件双重性问题探讨

、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的两重性

群体性事件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会等方式向党政领导机关施加压力、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尽管群体性事件的外在表现呈现出某些对抗性的倾向,但从总体上说,这种群体性事件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决定了其性质不会表现为整体性的社会对抗,即表现为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矛盾对抗。但由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插手,加之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也会由非对抗性转化为对抗性。因此,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审慎地处理好群体性事件,保持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

从群体性事件特征方面看,可以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1)事件的突发性。事件往往会因某种事由在短时间内突然诱发,并迅速扩大升级。(2)群体的扩张性。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利益关联和情结感染使群体不断膨胀。(3)利益的趋同性。组织和参与事件的一些人或某一团体、某一组织,有相同或相近和利益要求。(4)情结的对立性。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同处置事件的有关责任部门或另一部分有相关利益争端的群众,在情结、观点和要求上往往都有一定的对立性。(5)对常态的冲击性。群体性事件中的当事人,往往采取静坐滞留、围赤地千里党政机关,堵塞交通,聚众示威等方式反映问题,以施加压力,扩大影响。个别群体性事件中还伴有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另外由资源利益、家庭势力、民族隔阂、宗教派别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易伴有聚众械斗发生,以上种种对正常的生活形态具有很大的冲击性。(6)组织化倾向严重。近几年的群体性事件组织严密程度增设,一般酝酿时间较长,有充分的准备。有的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甚至还形成了结社性的苗头和倾向,群体中出现自发的“工会”、“协会”等未经批准的“维权组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近年来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专业”的参与组织群体性上访的人,这些人与事件所涉及的问题并无直接关系,但在群体性事件中作用明显。(7)问题的复杂性。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使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员主体多维、诱源广泛。加之此类事件往往矛盾涉及面大,问题复杂化,处理起来难度大。(8)矛盾的反复性。群体性事件很难在短期内通过教育或说服的方法解决,即使是运用行政的或法律的手段暂时使事态缓解,表面上看问题处理了,但如果事涉根本利益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仍会因某种条件诱发而使矛盾反复。(9)影响的蔓延性。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总会在一定范围内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震荡和冲击。利益相同、相近或问题相类似的群体或单位,极易产生共鸣和相互感染。如果控制不及时,其影响将会迅速扩散,引发类似事件。(10)性质的变异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特别是超大型群体性事件,如果由于某种因素或条件影响,引起情结激化进而导致罢工、罢市、罢课、围攻、游行或局部社会运筹,境内外敌对势力往往会乘机渗透,利用我们的工作失误或复杂的民族、宗教等问题,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容易使矛盾走向对抗化,严重时还会使事件发生性质的转化。

从群体性事件所涉及的问题分类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如工资待遇、养老金发放、保险福利、债务纠纷、集资兑付、经济补偿、财产分割、资源争夺以及征占地矛盾等问题。二是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发民主权利、劳资关系、作风方法、道德行为、打击报复、人事更迭、权力分配以及涉法纠纷等问题。三是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问题。如民族矛盾、宗教信仰、传统习俗、文化冲击等问题。


(未完,全文共29001字,当前显示14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