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时期如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

党在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重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传统优势,成为我们党

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力量源泉与根本保证。

一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党认识和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

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刻揭示了党的群众观点的目的,是党性和宗旨的体现。

三是把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群众工作的核心。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都可能遇到方方面面的矛盾。革命时期,党正是因为正确处理好了人民内部矛盾,才团结起来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最终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各样矛盾也日益凸现。而在当前众多的社会矛盾中,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的,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党仍然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只有正确处理好了人民内部矛盾,我们的改革、建设事业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形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都呈现新的变化,由此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特点、新挑战。

首先,群众工作呈现出对象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涌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问题不断显现,群众工作的对象、类型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问题,也有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等问题,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和诸多层面。

其次,党的群众基础趋于理性化。随着群众基础的代际更迭,现在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的新一代群众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的社会利益多元化使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而民主法制时代的催化,让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显著增强。群众对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总体上是认可的,但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

第三,工作主体理念滞后、能力不适应。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素质不高,很难担负起新形势下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帮助服务群众的重任;有的习惯于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强制压制的方式。

三、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创新

面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党必须积极扩大群众对公共事务的有序参与,不断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和谐的党群关系。

1、坚持尊重群众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这是总书记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社会管理的一句精辟概括。尊重,是对群众主体地位、合法权益、基本意愿的充分维护。在新形势下,既要看到群众诉求多元化趋势,也要看到群众对尊严的更高层次追求。“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生活丰富之后,必然是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这要求在做群众工作时要更好地尊重群众,维护群众尊严。只有尊重群众,才能做到在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好群众工作。

2、坚持依靠群众


(未完,全文共13423字,当前显示14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