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范文模版]

信管1141104040422陶云川

在很多情况下,人数的确决定了力量的大小,所以才有“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俗语的出现。但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或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则可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境。

根据麦克利兰的观点,人们都有成就,情感,权力的需要。而这些在人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就要组建群体。让个人在群体中获得自身的满足感,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最大化。此时就是“人多力量大”的正面回应,不仅仅是群体中的个人发挥出了更大的力量,甚至会使群体的力量相加而增加工作效率。

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人们会产生社会从众行为。从众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是源于马斯洛指出的人的安全需要。在群体中,标新立异会是与众不同往往会使一般人担心由于背离群体的主流做法从未导致丧失安全感,以至于是自己敢斗孤独,不安和不和谐。反之当与群体保持一致时,则会有安全的舒适感。这会让多数人的意志影响到少数人的行为反应,从而与群体工作保持一致的方向。另外,从众行为也可能是个体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譬如,一个人在工作中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他人哪儿得打的,离开了他人就会导致个人难以存活。所以在人多时,往往会提供更加有利和全面的信息,使得工作利益更大化。无疑,从众行为对“人多力量大”产生了积极的反应。

群体行为还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即是只。在群体活动中,分体的活动效率因其他成员的一昂想而产生提高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助长导致“人多力量大的”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跑步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的成绩往往比一个人参加比赛时高,煤矿深处采煤的工人以团队形式采煤时也将具有更高的效率,马戏团,歌唱演员在观众的面前比一个人表演时好都说明了人多时,不仅仅是个体力量相加时的群体力量的增大,还是个体力量的增加。

合作与竞争的行为也会使得集体的力量获得增加。

但是,人组成的群体也有可能对使得我们的效率降低。首先是群体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热体的活动效率因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减弱。当工作难度大,工作难以分配到具体的人,协调的工作量多时,一群人工作就会使得一部分人的效率降低。熟悉程度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对工作不够熟悉,共同工作只会使情况不断的恶化。另外,个体的特征也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例如,一个喜欢独处,性格内向的人生硬的加入到群体中,往往会使群体的力量减少,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会产生一些搭便车的人,即不履行责任而获得利益的人。这就是群体对行为的影响:社会懒惰行为。如果一个人对群体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或是承诺,那么它就有可能不尽心尽责的去努力,尤其是没有严格分工,没有细致监督的工作环境。还有社会的平均主义,公平思想,职责不清等都会导致个体降低群体的工作效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以使得“人多力量大”能够不变质的从心理方面成为现实。这些措施是:增加工作的趣味和有意义的工作,让个体感觉到他们的贡献,教育成员不应该允许工作中的不努力行为,考核个人的工作结果,根据行为作出奖励等。

为了让群体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注意群体的有效性,即绩效,群体成员的满意度,群体学习和外部满意度。能够产生积极导向的群体往往有清晰的目标,成员有相关的技能和相互信任,个体间有良好的沟通,群体有恰当的领导等等。

由此可见,“人多力量大”是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产生的集体行为的结果。

第二篇: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

工商091陈思0905010103


(未完,全文共11721字,当前显示14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