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20141305104王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再次被提上议程,十八大报告首先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回顾,而且总结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并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展望。本文正是基于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发展实践,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提一些相关的建议。

在党的十八大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再次被作为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被提上会议议程,“和谐”这一光辉而令人期盼的字眼在十八大的报告里也屡次三番的出现,并呈现出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的特点。虽然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提出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如今其面临的问题和阻碍更是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艰巨,而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决定着整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成败,甚至关系着整个中国社会改良的进程和中华民族是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因此,重新思考和审视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建设历程,并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做一些必要的展望就显得很有意义。

一、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让我们重新理解一下关于“和谐”一词的内涵以及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和我党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具体实践。

(一)和谐的内涵、发展及意义(1)“和谐”一词在汉语词典里的释意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和谐的气氛等。(2)在古义中,“和谐”被认为有以下几种意思:①和睦协调。汉·郑玄笺:“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唐·李商隐《杂纂》:“诸妇和谐,不嫌麤辣。”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都因这佛会。”②作动词,指使和睦协调。宋司马光《瞽叟杀人》:“所贵於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③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④和解;和好相处。《魏书·萧赜传》:“赜,初为太子时,特奢侈。道成每欲废之,赖王敬则和谐。”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原是吴国之宝,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3)“和谐”在现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做动词。指不合规格,违反规则,而被处理掉了。例如:你今天在论坛上发言被和谐了吧。意思就是因为不文明,有碍于论坛和谐气氛而被处理掉了。(4)西方的“和谐”理念

1.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

2.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

3.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

4.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谐”理念,提倡社会和谐。(5)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从以上这些关于“和谐”的内涵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认识上深化理解、准确把握、正确运用和谐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上有效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二)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之一是“社会更加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未完,全文共19260字,当前显示14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