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庆担保业发展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资金不足目前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筹得资金以化解中小企业自身危机,已成为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近几年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它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正在逐步成为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并支持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重庆的担保机构的发展及存在的不足做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保持该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的创新。

关键字:融资担保;金融危机;重庆;中小企业;资本金;风险分散;补偿机制

一、重庆担保业的发展及状况

目前,重庆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准备和已经开展的业务种类相当多。银行贷款担保、贸易融资担保、工程履约担保、融资租赁担保、财产保全担保、个人消费贷款担保以及其他经核准的融资服务业务。据有关数据统计,2007年底,重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60家,注册资本金共计37.6亿元,平均注册资本金达6267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资本金超亿元的有8家,仅重庆三峡库区产业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就达10亿元,全市担保机构的累计担保总额达201.7亿元。特别是在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普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在此形势下,重庆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已从原先的近40亿元上升到了85亿元,而担保机构也达到了84家,按照银行规则,每一亿担保的资本金,可以担保八亿人民币,所以85亿可以担保600亿。这对于处在经济危机下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化解危机的好消息。由此可见,担保机构已为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的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担保业存在必然性

中小企业占了我国gdp总量的60%,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非常的大,但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都未能妥善的解决。目前在重庆,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15万家,但是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却只有两成左右。而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下,本就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更遭遇到了资金饥渴,资金供求链条的不稳定性更高,即使是发展处于上升势头的中小企业也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虽然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放松银行银根,但是多数的中小企业仍然因为不符合放贷标准而只能望梅止渴。因此担保公司在此次危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真正能够搭好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桥梁。

三、担保机构在经营中存在的缺陷

1.部分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机构能力偏弱。这主要体现在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规模较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源不足,办事效率低,甚至有的担保公司根本没有发挥担保作用。以重庆为例,2007年末,虽然有60多家注册的担保公司,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只有10多家,而号称全国第三大担保公司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连个网站也没有。而在办事效率方面也可以证实我国担保机构能力的缺乏,据统计,2002年末,中国担保机构可运用的担保资金总额为242亿元,全年累计担保金额598.2亿元,仅为可运用担保资金总额的2.5倍,大大低于国际上普遍放大10倍的水平,没有起到应有的放大作用。

2.融资担保机构缺乏资金补偿机制。我国大多数担保机构还处于早期的展业阶段,只靠微薄的保费收入很难弥补可能发生的代偿或赔付,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阶段,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部分中小企业发展机制成熟的国家,坏保后可由担保公司直接向政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申请补偿,或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执行再担保功能。在我国,虽然政府大力支持担保行业发展,但仍缺乏类似的风险补偿机制。


(未完,全文共16425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