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王岐山铁腕反腐还得接着干

十八大以来,王岐山铁腕惩治腐败,打虎拍蝇,战绩卓著,被二月河称为反腐英雄,赢得了民心。

2015年伊始,王岐山上两会,9天内6下团组,每次讲话都提到了反腐。“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王岐山重提“窑洞对”,重提毛泽东与黄炎培纵论如何打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其实就是想告诫党员干部:民心最重要、民心不可失。

什么最伤民心。贪污腐败最伤民心。正因如此,在王岐山心中,反腐的意义可不只是正风肃纪那么简单,它“关乎党心民心”,更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反腐的分量如此之重,王岐山又岂会轻易松手。“要有静气、不刮风,持之以恒抓好纪律和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王岐山这番表态,无疑是在向世人宣示:反腐还要接着干、誓要跟腐败分子“死磕”到底。

2014年,王岐山通过多种方式公开露面59次,其中对反腐败作部署的有32次,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2015年伊始,王岐山上两会,9天内6下团组,每次讲话都没离开自己的主业――反腐。对于2015年以后的布局,王岐山显然已成足在胸,“下一步怎么干已经想好了”。

传递理念:从谆谆善诱到敲打桌面

2014年,王岐山与反腐败相关的公开露面,基本集中在前5个月,有20次。

前5个月,他主持召开了两次中央纪委常委会议,召开了6次座谈会,出席了1个专题研讨班,两次到山东。此外还在全国“两会”的四川、陕西等代表团上讲了很多反腐的观点。这些观点是2014年中央纪委反腐走向的一大重要风向标。

比如谈公开曝光。1月,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提出要公开曝光;3月的中央纪委常委会继续强调。等到8月,王岐山再次称,“我们中纪委坚持一条,就是曝光。有省长、书记跟我讲,岐山同志,你怎么处理都行,就是别给我曝光。我说,就是不处理也得曝你的光。”

还有重点查处对象。王岐山4月到5月连续召开了6次座谈会,提到重点要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

“梳理这些活动的内容,看得出主要意图还是传递反腐的理念,进行反腐布局,有谆谆善诱的意味。”所以“活动中王岐山的神情比较轻松”。

2014年3月5日,王歧山参加北京代表团审议时,既提出“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分解到基层、落实到人”;也很轻松地谈韩剧。与此相应,2014年前5个月,全国有9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可以说基本延续了2013年的频率和力度。

从2014年6月起,省部级高官落马数量激增。王岐山的公开活动却逐步减少,即便露面再谈反腐败时,也比上半年严肃得多。6月,苏荣与4名省部级官员落马;王岐山参加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从严治党;会见丹麦议会监察专员署代表团时,他再次强调要“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7月,王岐山在内蒙古考察调研,并召开部分省区市巡视工作座谈会。据报道,在会上谈到反腐时,他表情凝重,以手背敲桌。此后不久,周永康与5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省部级高官6到8月的密集落马,尤其是周永康的落马,让很多官员‘反腐一阵风’的侥幸心理落空。”有观察人士称。8月,王岐山脱稿即兴讲演一个多小时,与全国政协常委交流反腐,称“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敢’这条已经初见成效”。

这并不意味着反腐的力度有丝毫变化。

2014年10月,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讲话中,用了3个惊叹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用惊叹号的比较少。用了3个惊叹号,可见对某些事情的情绪。”专家分析称。


(未完,全文共17609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