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王登科

第一篇: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王登科延安精神---山区教育的精神支柱

-------谈如何将延安精神引进校园

镇原县马渠乡花岔小学王登科联系电话:13884153641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扎根山区教育事业已有十三个春秋,这些年来,我已深深被山区人民的勤俭朴素,忠实憨厚,吃苦耐劳的老区精神所感化。然而“弘扬延安精神,促进庆阳发展”活动的开展,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山区人民的这种老区精神正是延安精神的传承。而今我作为学校的负责人,下面我就如何将延安精神引进校园,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延安精神进校园,特别是要走进师生的头脑,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实为严峻。21实世纪师生具有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的特点,再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学龄儿童的减少,独生子女增多,家庭教育越发显得薄弱,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淡化等原因,所以,对小学生而言,无论是思想品质、还是道德品质,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延安精神进校园不可能“一进就灵”,而是需要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知、情、意、行作为延安精神进校园或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目的和归宿。而要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离不开情感和意志的作用。因此,我们体会延安精神进校园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对延安精神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小学生和教师进行延安精神方面有关知识的灌输,还要注意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做到知行合

一、言行一致、求真务实。“知”就是对延安精神的认知。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理论创新的瑰宝、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共产党人终生必读的教科书。这些知识只有通过教育者的传播,才能为学生所了解,学生不可能自发地懂得,更不可能自发地认同和践行延安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扎实的理论武装工作,做法是:

——“一门为主、多门渗透”。对学生来说,思品课是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主渠道方面,我们要以《思品与社会》、《思品与科学》、《安全教育》课为主,所有思想政治课都要渗透延安精神。而教师作为这个阵地的指挥者,我们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主,加强延安精神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渗透。同时不遗余力的使延安精神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扬广大,即:敬业爱岗,一丝不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于探索,求实创新。

——“第二课堂”、专题讲授。学校要求少先队都要把延安精神列入教学计划,以课外活动为契机,给学生讲述更多的有关延安的革命历史故事,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大事、节日、纪念日或其他重大的政治活动,开展各种课外教育活动,比如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举行英模事迹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历史,加深小学生对延安精神的认知,以帮助其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理想,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以此为动力,发愤图强,争做祖国的接班人。


(未完,全文共9288字,当前显示12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