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后进生的现状分析

教师:任沁

后进生是每个班级都存在的一些特殊学生,是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有的教师口中,他们也被叫做“差生”、“劣迹生”、“问题学生”、“学困生”或者是“潜能生”。在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十多个孩子,他们学习基础弱、学习习惯差、课堂效率低、作业马虎,令任课老师头疼。综合我们班这些后进生的情况,现将他们的家庭生活及课堂学习现状分析如下:

一、学生自身

人是复杂的动物,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叫个性差异。学生不是工厂里批量生产出来的机器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有差别的。我们二(6)班由56位学生组成,有56个脑袋。对于同一事物,有56种不同的想法。可能有的学生是头脑聪明、理解能力强,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这种能力,有人就是反应慢、理解能力差。我们班的杨源每次默写词语,总要错好多个。不是他不认真,从家长口中得知,他花在家默词语上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少,有时甚至晚上默几遍,早上起来再默一遍。可是,第二天还是默写得比别人差,甚至不及格。家长也承认,这个孩子的动作较慢,反映也比同龄的孩子慢,所以平时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别人要多得多,但成绩往往总在及格边缘。这种孩子其实他们自己也觉得学得很累,时间久了,他们会懈怠、会放弃,那结果就更糟糕了。我深知这一点,所以我从未放弃过他,经常给他以鼓励,哪怕是一小点的进步,我都要及时进行表扬。我知道,这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绝不能缺的就是信心。我们一定要在平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一步一步向前进。

当然绝大部分后进生并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到学校念书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或是为了寻找玩伴,或是把学校当作避难所,而非求学的地方,对自己的前途迷惘不清,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自我约束力差,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而这部分学生成为后进生则是必然的。

二、家庭因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每一个人出生后所接触的第一环境,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染于青而青,染于黄而黄”,总之,家庭不良影响是产生后进生的“先天”因素。比如我们班的刘开浪同学,其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经常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对于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也不闻不问,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刚接这个班时,刘开浪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这个孩子每天的回家作业总是马马虎虎,有时甚至不做。于是,我赶紧联系他家长,但一番沟通交流后,仍无任何回转现象,家长还是忙于工作,对孩子在学习上无任何关心。开始时,他只是回家作业不认真做,久而久之,现在连课堂作业都懒得做,上课也开始开小差了,整个学习状态就很松懈。结果,刘开浪的考试成绩直线下降,成了我们班的“垫底”。其实,光靠老师在学校抓是不够的,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持续稳定是需要家长在家配合的。如果孩子一回家就没人管、没有约束,时间久了他就会松懈,把家里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带到学校,甚至连学校的学习都不能保证。


(未完,全文共14922字,当前显示12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