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原来弥陀念弥陀”一念菩提与一声弥陀

“原来弥陀念弥陀”:一念菩提与一声弥陀(上)(2015-01-2222:28:04)

标签:菩提弥陀净土密宗自利利他分类:佛学笔记

这两天把一位博友推荐给我看的净土宗阿阇梨讲《发菩提心》的文字仔细地读了一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感谢这位净宗同修,也顶礼那位不知名的净宗大德。

我的学佛始自净土五经的读诵和持名念佛,后来慢慢转向密宗,读各个仁波切,持咒,做大礼拜、七支供,也尝试做本尊显现和融入的观想。实际上在我心里,不觉得有分宗分派的必要,也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每个人因缘不同、根器不同,所以接受的法门不同而已。

密宗以莲花生大士为根本上师,但莲师实际为弥陀化身。宁玛派早晚课诵中一定少不了《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的最后发愿却是“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只有凡夫心态才喜欢强自分别,实际上本来无二。

这一篇净宗大德做的很长的开示文字讲的是一念菩提心与一声“南无阿彌陀佛”之间的关系,“念阿彌陀佛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念阿彌陀佛。想成为阿彌陀佛,就能增长菩提心。念阿彌陀佛更能强化升华菩提心。”

知道这一点,我想,不管对于净业行人还是禅宗、密宗的行者,都是很关键很重要的。

其实,特别重视发菩提心正是密宗修行的一大特点。在密乘中,将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种,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每一种菩提心该如何循序渐进、依何方便而生起在许多论著中都有很详尽的讲说,比如《入行论》就是一部如何发菩提心的著名论著,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说的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而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便是围绕这三主要道而展开的。

到底菩提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是。(”《菩提心义》)“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母乳,养育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菩提心者犹如命根,任持菩萨大悲身故。”(《华严经》)

“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维摩诘经》)……

翻开大乘经论,关于发菩提心为修行的重中之重的讲述无量无边,不可计数。

菩提心在《无量寿经》中被列为净业三福之首:“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

”。大师说。“你今生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关键就在你能不能发菩提心。念佛法门之圆、之顿、之真、之超、之离见、之令人不可思议,就在这个地方。所谓曰一日曰七日是什么。所谓临终十念一念又是什么呢。就是菩提心。知道这个事实的人,是非常稀有的。”

这就是念佛的人多,能真正往生的人少的原因,是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的原因。不晓得发菩提心,真是念佛念到“喊破喉咙也枉然。”

什么是菩提心。就是愿一切众生都得无上正等正觉,都成佛,都得智慧圆满、福报圆满、相好圆满的心啊。“发心为他利,欲正等菩提。”

也就是说,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永远都是把利他放在第一位的,而且是最究竟的利他。为一切众生的实际利益而不惜身命、不辞劳苦。

只有最究竟的利他才能成就最究竟的利己。

大德说:“发了菩提心,你信愿行具足,你戒定慧三无漏学具足,你三皈五戒具足,菩萨戒具足。总之,菩提心内具足一切佛法: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六波罗蜜、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身,菩提心内全都具足。”


(未完,全文共17182字,当前显示14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