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红色延安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第一篇:红色延安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模版)踏访红色延安,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有一个地方,在人们的心中能与首都媲美;中国有一种精神,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这个地方就是延安;这种精神,就是延安精神。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快迎来九十华诞,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感慨之际,我做了一个决定,去延安。作为送给党的生日贺礼,也为完成自己多年来的心愿,我将追随伟人的足迹,重温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与洗礼。

2011年的5月,风和日丽,我来到了心目中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这是我的第一次延安之旅,也是一次真正的红色之旅,在这里我接受了延安精神的洗礼,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与信心。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当我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就从历史课本中知道延安,对照着课本中的图片,才明白了家里墙上挂的装饰画其实就是著名的宝塔山和延河大桥,记得作为人民教师同时也是中共党员妈妈对我说: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当时懵懂的我从此记住了这个名字,也在心中悄悄的埋藏了一个心愿。

如今,当自己终于决定了要亲自前往这片革命的圣土的时候,心情无比激动。坐上开往延安的长途汽车,沿途见识了传说中的黄土高坡,壮观的壶口瀑布,还有远处高高耸起的发电塔,我的心渐渐的澎湃起来,在欣赏大西北的辽阔的土地的同时,也感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革命先驱们是怎样在这片自然条件极为严峻的土地生存的,他们是如何把南泥湾变成处处是江南的。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来到了延安之旅的第一站--杨家岭。1938年到1947年,中共中央机关曾设在这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这里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我站在杨家岭毛主席旧居前,久久肃立,心情无法平静,时间仿佛停止,历史仿佛重现,窑洞里光线昏暗、阴凉潮湿,简陋的木桌木椅陈列在窗前。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主席撰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延安的窑洞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在窑洞前的小方桌上,毛主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60年,郭沫若诗赞“窑洞三间光欲燃,明辉一片照河山”。如今,见证了中国革命艰苦历程的排排窑洞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它们静静的矗立在那里,犹如一条无声的长河,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经的是怎样一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给后来人以警醒与力量。

在随后的“枣园”“王家坪”“宝塔山”等地参观的过程中,导游给我们讲了好多有趣的事情:1939年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为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两队新人举行婚礼,孔原被战友们灌得酩酊大醉,而邓小平则酒量惊人,一点也没醉。大家在惊叹邓小平的酒量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原来,是李富春和战友们巧设机关,以水充酒,才让邓小平同志喝酒如喝水。导游还讲了很多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周恩来等日常生活相互调侃,相互捉弄的轶事,听了导游的介绍后大家都会心一笑,使原本严肃神情放松了不少,是啊,革命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日常消遣,正是有这些生动的真实或是杜撰的生活轶事丰满了革命伟人的形象,显示出时代的真实性。对宝塔山的宝塔也有很多动人的传说,据说当年,敌军想轰炸延安的宝塔,从气势上打击延安的军事力量,但如此显著的标志的高高的宝塔却在多次的轰炸中保持完好,当地的人们都说,这座宝塔上有神灵的庇佑,轰炸机上看不到宝塔的位置,这当然只是传说,但如此的传说正是反映了人们心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


(未完,全文共8644字,当前显示14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