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第一篇: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举措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个别人,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减少社会矛盾。当前最大的不和谐因素是发展成果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认真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减少社会矛盾。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应该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使发展成效真正体现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第二篇: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特约撰稿人泉州外国语中学余慧华

【热点聚焦】

1.201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终结

3.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百姓关切的难题一一部署,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扶贫到户籍制度改革,处处透着民生关怀,一一回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4.“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精准扶贫”“新增就业1000万人”„„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并将在下一步贯彻落实中惠及广大百姓

5.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设问角度提示】

1.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答。(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地方上学难;(2)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3)看病难、看病贵;(4)房价高、买房难;(5)社会治安不好;等。

2.民生问题反映我国社会的什么国情和主要矛盾。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①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答。(1)是实现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2)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4)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等。

4.什么是公平


(未完,全文共19436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