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血球分析仪基本原理

血球分析仪是用来测量血细胞(rbc、wbc、plt等)数量;测定血细胞的hb浓度,对白细胞(wbc)进行分类并通过计算给出血细胞参数(hct、mcv、mch、mchc、rdw、pct、pdw等)的自动化仪器。它是临床检验科室使用率最高的必备的常规装备之一。选择一台功能完善,质优价廉的血球分析仪对医院的临床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了解血球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购置时的技术评估要点是搞好仪器选型工作的基础。

一、血球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早在50年代初,美国的w#h#coulter就对血细胞的计数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发明了利用电阻法计数血细胞的技术,人们称之为库尔特原理。是在计数管内外各置一支铂金电极,两电极间施加一个恒定的电流,测试时先将待测血用洁净的电解液充分稀释,使血细胞在电解液中成为游散状态,然后在计数管上端施以负压,利用血细胞经过计数管宝石孔(管内、外的唯一通道)时的电阻改变而获得电脉冲,脉冲数代表血细胞个数,从而达到计数的目的。

1.1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的测定和识别适当稀释的全血细胞(大量的是plt和rbc)经过计数管宝石孔时,血小板体积较小,对孔电流的阻碍小,形成的电脉冲小;红细胞较大,形成的脉冲较大。在计数红细胞时,利用一个脉冲幅度甄别器,将幅度较小的血小板脉冲去掉,保留红细胞和白细胞脉冲,因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不足红细胞的1/500,故其总数可认为是红细胞计数。在计数血小板时,将脉冲幅度甄别器的阈值调低,计出血小板的总数,再减去红细胞的计数,剩下的即为血小板数。

2.1白细胞(wbc)的测定和分类

(1)/三分类0分析仪的分类方法在计数白细胞(wbc)时,利用溶血剂使红细胞(rbc)溶解,再对剩下的白细胞计数,由于溶血剂可使白细胞的胞浆发生绕核皱缩,白细胞的体积变小,淋巴细胞(lym)约为35~90fl。包括正常和异常淋巴细胞;中间细胞(mid)约为90~160fl,包括单核细胞(mon),嗜酸(eos)和嗜碱(bas)性细胞以及原始和早期的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eu)由于胞浆中的颗粒被压在核周围,比其他细胞都大,约为160~450fl。这些细胞在经过计数宝石孔时形成的电脉大小不同,从而可推知细胞的大小和类别。电阻法是通过测量细胞的大小进行血细胞的分类计数,只能对白细胞进行/三分类0,即分成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这种简单的分类方法只适用于血常规检查和作规模较大的过筛检查,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有赖于新的检测技术。

(2)/五分类0分析仪的分类方法单独使用电阻法的最大问题是中间细胞(mid)无法进一步区分。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白细胞的分类从/三分类0发展到/五分类0,即可以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进入90年代,高档的分析仪还可以检测出幼稚细胞和t淋巴细胞,能对细胞进行免疫分型,能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目前可进行/五分类0的高档分析仪的检测技术有四种,即电阻抗、高频电导和激光散射联合检测法;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激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检测法,以及多角度激光偏振光散射检测法。


(未完,全文共15776字,当前显示12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