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市交通治堵的另一条思路

aslasy.com城市交通治堵的另一条思路

(治理城市拥堵方面,限制终究不是标本之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媒体报道,在今明两年内,北京市涉及私家小客车的政策将有不少变化。其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按照优质优价和排污者付费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二,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三,为治理大气污染,在未来4年时间内,严控小客车增速,机动车增加量不能超过60万辆,即新车摇号指标可能从目前的每月2.2万辆减到1.2万辆。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扩大、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给城市交通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客观的说,采取政策限制小客车的增长,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北京的车牌制度还是过于粗放。

抽签制度,表面上看起来公平,但是,这种制度不能通过价格反映人们对车牌的需求程度,是缺乏效率的。这会导致人人都去抽车牌,抽到车牌再买车,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相对而言,上海的车牌拍卖方式,采取价高者得,虽然看起来增加了负担,但是,私家汽车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权利,想要占用更多的资源,付出更多的费用是合理的。

不过,即便是拍卖制度,也还是过于粗放,存在不合理的地方。dyjsyp.comfengmeileqi.comstk-ups.nettooling-master.comhbxianglong.cn真正对城市交通造成压力的是行驶中的汽车,本质上是对道路的占用。消费者使用不同的车辆,对土地的使用是不一样的。如果坐公交车,显然使用道路的强度小,而一个人开一辆轿车,对道路使用的强度从人均面积上而言,就占用了更多的道路。

另外,拥有汽车之后,行驶多少也决定了对道路的压力。拍卖与抽签制度下,一次性拍卖或抽签之后,以后几乎不再发生道路的费用,这样的话,消费者使用汽车的概率就会增加。一辆汽车的行驶时对道路的占用,对土地的占用强度远远大于停在车库中的时候。

所以,当消费者增加对汽车的使用率的时候,同样的汽车总保有量下,对道路的压力就会更大。

所以,对汽车的限制政策,应该精确地指向对道路的使用,而不是购买汽车。如果限制、降低汽车的行驶率,一个城市就可以在同等数量行驶车辆,同等行驶量,同等对道路的压力的情况下,支撑起更大的汽车保有总量。厂家则可以卖出更多的汽车,创造出更多的gdp。

由于汽车的自然折旧,一辆汽车即使不使用,也会由于技术升级淘汰,其价值也会在长期中自然损耗,再加上汽车生命周期中的保养,这都会产生很大的支出,也会带动消费。而且,这种负担是隐形的,并不妨碍消费者因为拥有汽车而产生的满足与公平感。

在拥有汽车之后,在降低行驶率的政策下,即使平时不用,但个人出行能力增加,出行范围必然扩大,周末节假的旅游也会增多,这也提高了生活水平,带动消费。总之,限制行驶率而不是限制拥有量的汽车政策,有利于当地gdp的增速,特别是对于北上广这样有着汽车厂商的城市,则更是如此。

而且,必须指出的是,拍卖牌照与抽签制度,由于是一次性的,之后不再发生费用,而且,车牌有使用价值之外,还在年年增值。所以,拥有车牌就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资产。北京大妈拥有上千车牌,并出租给没有牌照的人的新闻,就是这个观点的最好注脚。

消除车牌的资产化性质的最好办法就是变资产为消费,变限制拥有汽车为限制、降低对道路的使用。限制对道路的使用有多种方式,越是精确的分割并出售道路使用权利的方式,就越能精确的通过价格机制匹配消费者的需求与资源。


(未完,全文共15142字,当前显示14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