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既取得的主要成绩又存在一些问题,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成绩、问题、对策。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时薄弱,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所以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善待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保护与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导致生物物种资源流失严重,人类的过度开发直接或间接地摧毁了许多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此外,污染、疾病以及地球气候变暖,也是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的重大因素。生态环境也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中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得天独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弥补因人类生存和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损失的时候。

1取得的主要成绩。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757个,总面积1.33亿hm2,已占国土面积的13.20%,到201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的总数将达到180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将达到16.14%;组织实施了拯救工程,一些濒危物种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主要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先后建立了14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和400多处珍稀植物种质种源基地,促进了一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和发展;湿地保护受到重视,管理工作初见成效我国现有湿地面积6600多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2600多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70%;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完善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广泛开展资源调查,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资源调查工作,多次组织进行了专项和综合性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调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国际影响。我国相继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物种数目相对丰富。据统计,中国的哺乳类为世界第五位,鸟类为世界第十位,两栖类为世界第六位,种子植物为世界第三位。

2、特有物种繁多。我国辽阔的国土,古老的地质历史,多样的地貌、气候和土壤条件,形成了多样的生境,为特有属、特有种的发展和保存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目前在中国境内存在大量特有种类


(未完,全文共20185字,当前显示12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