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领袖、名人与图书馆

一、马克思与图书馆

我已经大约两个星期没写东西了,因为,当我不在图书馆的时候……无论有多么好的愿望,也总是不能动笔。——马克思

马克思一生创立了马克思科学主义体系(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酷爱读书,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1843年,马克思迁居巴黎,同卢格合办反对普鲁士反动政府的《德法年鉴》。在巴黎期间,为了大量地搜集资料,马克思经常到巴黎的国立图书馆去读书和学习。1845年2月,马克思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侨居期间,马克思经常到布鲁塞尔皇家图书馆去学习和研究哲学和经济问题。为了制定自己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从七十二个不同作者的著作中做了摘录,写了二十四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总篇幅达140个印张。19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正义者同盟‛,马克思倡议在该同盟的协会里创办一所图书馆,他说自己平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啃书本‛。

1848-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了伦敦,那时他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非常艰苦,经常要为‚面包‛而奔波,常常要通过典当或拍卖家具来维持生活。1852年,他为了写作,竟然当掉了自己御寒的衣服来购买稿纸。1859年马克思写成《政治经济学批判》,竟连把它寄往柏林出版的邮费都没有。但他能够克服困难,始终孜孜不倦地学习与研究。伦敦有个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里除了收藏许多珍贵文物以外,还有一间收藏着大量书籍和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图书馆里有一间阅览室。

阅览室是一间结构别致、宽敞而又明亮的大型锥体建筑,四周有环形的大书架,正中是环形的图书目录柜,从目录柜向四周伸展出一排排长桌和座椅。马克思就经常到那去学习和写作。他每天早上9点钟就到阅览室里借阅书籍,又作摘录,又写笔记,一直到晚上7点钟才回家。吃完晚饭后,他又在书房里,整理笔记,进行写作。

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前后学习了10年多,他总是准时到那里,坐在d行第2号座位上。当时英国议会出版一种‚蓝皮书‛,是专门发给议员们的资料。但是,饱食终日的议员先生们没有‚空闲‛去看这些枯燥的大部头的报告,有的议员就把它当废纸出卖,有的议员把它当作手枪射击的靶子,根据子弹穿透的页数来测量手枪的威力。马克思却把图书馆里所有的‚蓝皮书‛都进行了认真研究。

马克思在读书的时候,常常情不自尽地在座位下用脚来回擦地,经过常年累月地磨擦,竟把水泥地磨去了一层,被人们称为‚马克思‛的脚印。

一天早晨,一位读者借了一本书正想到d行第2号座位来阅读,图书馆的值班人员走过来说:‚先生,这是马克思博士的座位,请您不要占用,他马上就来。‛那个读者怔了一下,问:‚就是《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那个工人领袖吗。‛。‚是的‛。‚他每天都来吗。你确信他今天会来吗。‛‚请放心,多少年来,马克思博士每天都到这儿足足工作10个小时,我在这里已经20年了,我很了解这里的读者。‛那位读者听了这一番话,以敬佩的目光看着马克思座位上那一堆书,然后慢慢地走开了。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曾经阅读了1500种以上的书籍,仅1850年到1853年六月间,他就写成了《摘录笔记》二十三本之多。《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发行后,马克思因病停止研究工作,但仍批阅不懈,写下了大量笔记。他的读书摘录填满了50本左右的笔记本,足足有3万多页。


(未完,全文共20389字,当前显示13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