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第一篇: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学设计

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

胡春娥

王池跃

[教学内容]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知道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成功原因、意义及戚继光抗倭背景、概况、原因意义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史实材料及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理解、概括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课图文资料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分析归纳的能力。对航海英雄郑和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评事评人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共同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享成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学习郑和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及戚继光精忠报国誓死捍卫祖国人民生命财产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热爱

祖国的情感态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图法、比较法,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化教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主题歌,听后启发诱导学生,引入课题。

提问。你知道他是谁么。他创造了什么样的航海壮举。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板书:郑和下西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成功原因;

2、戚继光抗倭背景、概况、原因意义等(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学生带着目标自学

(一)郑和下西洋

1、结合图片和地图,初步了解伟大航海家郑和及西洋的地理范围

提问。结合课文,“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指现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2、结合课文,先引导启发学生,然后再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根本条件和目的

提问。结合课文回答,郑和下西洋的根本条件和目的是什么。(学生先阅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讨论交流后回答)

板书:根本条件及目的

3、结合课文和地图,识记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概况、到达的国家和地区,了解他带去了和换回了哪些物品,受到了怎样的待遇

提问。结合课文第二段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情况怎样。(小组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总结

4、结合图片,分析、总结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意义。齐读: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意义板书:历史意义

(二)戚继光抗倭

1、介绍戚继光生平事迹

2、分组讨论。倭寇是指什么人。沿海人民为什么要抗倭。(在

书上做好笔记)

3、结合图片和课文,诱导学生了解戚继光的主要事迹及其抗倭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等

4、结合图片,理解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即戚继光抗倭的历史意义)

提问。福建人民修建平远台纪念戚继光,他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崇敬。

学生回答出抗倭意义

5、讨论: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分组讨论自学成果、展示成果

五、课文回眸

先结合板书梳理课文内容从而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和全面把握,然后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航海概况及抗倭概况)以做练习题的方式进行巩固消化。

六、课外扩展

结合季风和洋流的有关地理知识,诱导学生回答问题。郑和下西洋一般都选择秋冬出发,夏季返回。你认为郑和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未完,全文共5989字,当前显示14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