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整理发改委发的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五篇范文]

第一篇:整理发改委发的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发改委发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为加快“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回顾

“十一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为重点,取得显著进展。

(一)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市场规模明显提升上海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清算所开业。金融市场运行机制改革成效显著,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功推出,上海作为人民币汇率基准、利率基准生成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不断丰富,成功推出了中期票据、黄金期货、锌期货、股指期货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提升了上海金融市场交易、定价功能。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386.2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0倍;直接融资总额2.38万亿元(不含3.1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发行额),比2005年增长2.4倍。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位居全球第三,年末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六;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年末债券托管余额位居全球第五;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合约数量居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所第二位,成为全球三大有色金属的定价中心之一;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

(二)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健全,金融机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上海金融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集聚的同时,其他各类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权投资企业等新型机构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1049家,比2005年末增加439家。金融业务创新不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期货保税交割等一批重要的创新业务有序推出,有力地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实力日益增强,截至2010年末,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4万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9倍。

(三)金融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化程度稳步提高

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截至2010年末,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21家;合资证券公司5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2家;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8家;合资寿险公司11家。

金融业务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证券市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数量和投资额度进一步增加;境外机构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启动;货币、外汇、黄金等市场稳步有序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境内金融机构稳步拓展海外业务,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正式推出。截至2010年末,上海共有14家基金管理公司、4家证券公司获得qdii业务资格。

(四)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配套服务功能明显改善

金融发展的法治环境建设不断优化,《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金融审判庭、金融检察科、金融仲裁院相继成立。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落户上海的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票据、银行卡、网络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


(未完,全文共89881字,当前显示14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