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厂办大集体企业成功改制的典范5篇

第一篇:厂办大集体企业成功改制的典范集体企业成功改制的典范

——记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山市华林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崔久发

典型是成功的标志,典型是前行的标的。

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成功企业的典型、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典型,若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若能经得起干部和职工的检验,进而得出“成功”和“服气”的惟一答案,实在是得来不易,实在是难能可贵。

记者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经过了这样“考验”和“检验”的,一个成功企业的典型,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典型。实话实说,记者是在感动中采访的,在采访中感动的,又在感动中、在不断升华自我认识和感受中构思写作这篇文章的。因为这个成功企业的典型是一个曾经陷入困境的厂办大集体企业;这个成功的企业家的典型是一位疾病缠身的病汉,但他却毅然带领着上千名职工,在艰难中起步,在困境中创业,破解了长期困扰着集体企业生存发展的历史难题。为集体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成功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趟出了一条新路。成为白山市、吉林省乃至全国业界大集体企业改制成功的一面旗帜。这个成功企业的典型就是白山市华林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成功的企业家典型就是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林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崔久发。

情系华林,他是社会责任的担承人业立以诚,业兴以新。

有人说:诚兴企,诚兴业。“诚实守信、创新发展”,这是白山市华林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宗旨。“诚”在其中,“业”自以新。

在华林经贸公司只要提起崔久发,所有在岗的职工服、亲戚朋友服、同行同志服、职工家属服、班子成员服、各级领导干部服、就连被他批评过的人也从心里服。一个“服”字何以了得。因为崔久发13年如一日铁一样的公,铁一样的勤,铁一样的廉,菩萨一样的善良,一句话,他是一个无私的铁管家,他是一只高飞的“领头雁”。

崔久发,1952年5月出生,汉族,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白山市华林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经理、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崔久发用自己人格的魅力、超前的思维、执着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带领华林公司千余名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搏击风浪,为华林公司及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69年,崔久发初中毕业后,招工来到通化钢铁公司板石铁矿工作。1999年,组织上委派他到板石铁矿下属实业公司任党总支副书记、副经理一职。他服从组织安排,二话没说,只身来到了这个厂办大集体(原板石铁矿下属实业公司)就职。2000年,他成为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

厂办大集体企业,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安置回城知识青年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由国有企业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87年,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厂办大集体企业大多成为改革的“三不管”地带。加之厂办大集体企业普遍规模小、产权不清、机制不活、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至使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他们一时成了市场经济的“弃儿”。当时的板石沟铁矿实业公司(华林经贸公司前身)的命运和吉林省乃至全国厂办大集体企业一样,因为失去了政策的支持,企业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管理粗放、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采访中崔久发激动地说:“国企改革为什么不给集体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呢。而正因为如此,大多厂办大集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艰难。出路在哪里。机会在哪里。我们困惑,我们迷茫。但是,我的心里有一杆秤:大集体企业职工他们也需要尊重,他们也需要生存。我既然来到了他们中间,就要尊重他们,就要带领他们走出困境。为职工解难,为企业解忧,为政府解愁,这是我的责任。”

春风吹来花满枝。


(未完,全文共19451字,当前显示14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