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点亮万家灯火照耀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个舞台上,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电力改革与发展历程的见证,分享一下作为一名电力人,对“中国梦”的点滴感悟。我演讲的题目是“点亮万家灯火照耀中国梦”。

铁塔屹然耸立,银线穿梭纵横,夏日凉风习习,寒冬春意融融,社会繁荣昌盛,万家灯火齐明。

这壮美的画面是我们电力人的梦想,是我们电力人的责任,更是我们电力改革成就的见证。作为一名电力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梦想的时代,投身于电力改革的征程用电力梦照亮中国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遥想当年煤油灯还是我们文明的火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延续千年许久,电离我们是那么的陌生和遥远。而今改革春雨润万物,万家灯火共齐明。在也没有什么会比电更全面的渗入到我们这个社会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会比电更深刻的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文明与进步。

中国人乘着改革的列车飞速向前,建设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奔向小康生活的号角不断奏响,现有电力资源已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人们的衣食住行的迫切需求。于是核电风电站,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谱写了改革的千秋伟业。

电力圣火照亮了中国人的梦,然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点燃圣火的人们——一批批勇于创新,默默奉献,锐意进取的电力战士。

在农网改造工程中我们的电力工人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不畏凛冽的寒风,骄阳的炙烤,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施工一线,铁塔上他们挥舞双臂,身影高大伟岸,他们厚厚的手茧与钢筋融为一体,皮肤黝黑眼神依然坚毅,嘴唇干裂笑容依旧灿烂,滑轮转,机械鸣,号子喊,各种声音响彻云天,仿佛在奏响一首宏大的交响乐。累不累。累。苦不苦。苦。腰椎钻心疼,腿脚灌了铅,但是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用电他们毅然咬紧牙关“不抛弃,不放弃。”。

电工役役,奔波肩挑日月。傲骨铮铮,挺起铁塔入云。柔情无限,织就银线烁空,光明递送,情昭风雨彩虹。在1878平方公里的莱州大地上,村庄、河流、山川留下了莱电人辛勤的汗水见证了莱电人电力改革征程的足迹。

总有一个声音,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个场景,让你记忆犹新,总有一种精神,让你泪流满面。2008年的春天很冷。然而齐鲁三湘儿女紧握双手,跨越千山万水将真情传递。素未谋面的兄弟,一起用铁打的脊梁,挑起根根银线,扛起座座铁塔。真情汇集的电流,撕破南中国的黑夜,留下光明与温暖的篇章„„

“嗨哟。嗨哟„„”一阵阵高亢的号子响彻天空,参与抢险的山东抢险队员正在往山上搬运塔材。一位山东汉子的右膝盖内侧患有滑膜炎,疼痛难忍,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他却忍着巨痛,大声鼓励大家:“兄弟们抓紧啊。乡亲们正等着送电呢。”这位汉子就是抢险任务的突击队队长董建志。抗冰抢险保电网,满腔热血铸忠诚。他们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当地群众。董建志说:有一天天气很冷。一个满头白发的弯曲的身影,弓着腰,颤巍巍的爬上山来。走近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已八十多岁的老大娘提着一壶热姜汤来看望抢险队员。看着大娘送来的这壶姜汤,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老妈妈。为了天下的母亲,我们一定要打好这场与天灾的决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冰抢险战斗中,2000多名山东电力战士战冰雪,斗严寒,连续41天日夜奋战在三湘大地。一座座旧塔安全拆除,一座座新塔重新组立,一条条银线重新飞架。抗冰抢险将士们放弃春节与家人的团聚,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翻阅无路可寻的崇山峻岭,跋涉在白雪皑皑的山路,用赤诚与热血,责任与奉献,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光明之歌。


(未完,全文共9836字,当前显示14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