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机械设备漏油及处理

设备漏油的治理是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设备漏油不仅浪费大量油料,而且污染环境、增加润滑保养工作量,严重时甚至造成设备事故而影响生产。因此,治理漏油是改善设备技术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设备漏油的防治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密封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密封新材料、新元件、新装置、新工艺的出现,既对漏油治理提供了条件,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其研究和应用以及人员的配备。漏油的治理除少数可在维护保养中解决外,多数需要结合计划检修才能进行,严重泄漏设备必须预先制定好治理方案。

1.漏油及其分级

对单台设备而言,设备无漏油的标准应达到下列要求:

(1)油不得滴落到地面上,机床外部密封处不得有渗油现象(外部活动连接处虽有轻微的渗油,但不流到地面上,当天清扫时可以擦掉者,可不算渗油);

(2)机床内部允许有些渗油,但不得渗入电气箱内和传动带上;

(3)冷却液不得与润滑系统或工作液压系统的油液混合,也不得漏入滑动导轨面上;

(4)漏油的处数,不得超过该机床可能造成漏油部位的5%。

设备漏油一般分为渗油、滴油、流油三种:

(1)渗油对于固定连接的部位,每半小时滴一滴油者为渗油。对活动连接的部位,每5min滴一滴油者为渗油。

(2)滴油每2~3min滴一滴油者为滴油。

(3)流油每lmin滴五滴以上者为流油。

设备漏油程度等级又分为严重漏油、漏油和轻微漏油三等。

2.漏油防治的途径

造成漏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性的,如设计不当,加工工艺、密封件和装配工艺中的质量问题;也有后天性的,如使用中的零件,尤其是密封件失效,维修中修复或装配不当等。由于零部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密封的部位、密封结构、元件、材料的千差万别,因此治漏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应针对设备泄漏的因素,从预防入手,防治结合,“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性治理。治理漏油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封堵封堵主要是应用密封技术来堵住界面泄漏的通道,这是最常见的泄漏防治方法。

(2)疏导疏导的方法主要是使结合面处不积存油,设计时要设回油槽、回油孔、挡板等属疏导方法防漏。

(3)均压存在压力差是设备泄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采用均压措施来防治漏油。如机床的箱体因此原因漏油时,可在箱体上部开出气孔,造成均压以防止漏油。

(4)阻尼流体在泄漏通道中流动时,会遇到各种阻力,因此可将通道做成犬牙交错的各式沟槽,人为地加大泄漏的路程,加大液流的阻力,如果阻力和压差平衡,则可达到不漏(如迷宫油封属于此类)。

(5)抛甩截流抛甩是许多设备上常用的方法,如减速器安装轴承处开有截油沟,使油不会沿轴向外流,有的设备上装有甩油环,利用离心力作用阻止介质沿轴向泄漏。

(6)接漏有的部位漏油难以避免,除采用其他方法减少泄漏量外,可增设接油盘、接油杯,或流入油池,或定时清理。

(7)管理加强漏油和治漏的管理十分重要,制定防治漏油的计划,配备必要的技术力量,将治理工作列入计划修理中,落实在岗位责任制中,在维护和修理中加强质量管理,做到合理拆卸和装配,以不致破坏配合性质和密封装置。加强设备泄漏防治工作骨干的培训工作和普及防治泄漏的知识。

设备治漏计划

设备管理人员和润滑管理技术人员对漏油设备要做到详细调查,对漏油部位和原因登记制表,并根据漏油的严重程度,安排治漏计划和实施方案。

治理漏油、实施治漏方案不仅是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一项任务,也是节能、降低消耗的内容之一,治漏工作应抓好查、治、管三个环节:

(1)查查看现象、寻找漏点、分析原因、制定规划、提出措施。

(2)治采用堵、封、接、修、焊、改、换等方法,针对实际问题治理漏油。


(未完,全文共11911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