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平等与效率

共4页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

——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摘要: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其1975年出版的《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他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目前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的较高成果。本文就是读过它后引发的一些思考,并对我国的现实情况作出的分析。关键词:平等与效率机会均等市场经济转型期

奥肯认为平等与效率二者之间,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尽管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在更多的方面确实相互矛盾的。因此,谁的抉择不应当是只强调一者而完全不顾另一者,也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使二者的要求同时满足,而应当是考虑如何使二者以一种公正合理的方式达到相互妥协和限制。他在《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中写道:“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无论哪种牺牲都是公正的。”1

阿瑟,奥肯在处理平等和效率关系时,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强调二者的“兼顾”。这也是他在同一问题和其余两派不同的地方;但同时与它们又有共同的出发点。即认为“效率和平等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对此,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首先是给平等概念定义问题。如果把平等定义为社会成员权力的“机会均等”,那么平等与效率就是统一的。平等就是效率、效率就是平等。社会只有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获得劳动权力的机会均等,让人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赛跑,社会就得到效率。保持公民机会均等的社会条件越充分,社会效率也就越高。社会资源配置越合理有效,表明社会越平等。社会效率越低,也就表明社会平等程度越差。奥肯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对平等是好的事物,对效率可能也是好的。”“不平等的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和非效率。”“我坚信,更大的机会均等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平等。”“机会的不均等肯定增加收入的不均等。”因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共4页

此,社会保持平等的努力,就是尽力保持每个公民的“机会均等”的条件。只要做到这一点,也就基本上认可实现了社会的公平。

第二,如果把平等定为最后所得到的劳动收入的均等。那么平等和效率又是矛盾的。因为从机会均等的前提出发,排除社会其它不公平因素,每个人天赋能力的差异,也会引起收入的不均等,但是这种不均等是保持社会效率的条件,而这种不平等又是以机会均等为条件。如果否认这种不平等的合理性,只能是牺牲效率来换取社会低水平的平均。“源于机会不平等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均等时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2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即使社会给每个公民提供了机会均等的保障,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别(这种差别一方面体现在天赋能力的遗传,另一方面显然是家庭的地位),会使人们收入产生差别。如果差别过大,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情况,这也会影响到社会平等,同时也牺牲了效率,这就需要在平等与效率之间作出抉择。这也是阿瑟·奥肯论述的主题。可以说,“兼顾”理论的确在处理该问题上是比较周全的。

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解决平等与效率难题时应当以此作为重要借鉴,从而以较小的社会平等损失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率,以及以较小的社会效率损失赢得更大的社会平等。


(未完,全文共23609字,当前显示141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