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包容性增长就是兼顾公平与效率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16日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会议上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之后,在短短半个月内,从政府圈到学者圈,从企业到一般公民,这一概念成为大家解读的焦点。

昨日(9月29日),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副总编辑丁开杰对《每日经济新闻》进一步解释,从2008年到2010年的整个世界变化看,淘汰不合理、不合规矩又违背人类和谐发展的框框架架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候了。面对这个千载难逢机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意义非常重大,必将刷新历史。

包容性增长是个全新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概括性地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进一步讲,包容性增长的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丁开杰说,一是包容性增长就是兼顾公平与效率。中国30年的经济发展偏重效率优先,收入开道,经济增长第一。忽略了社会发展,滞后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不公平最为突出。这是包容性增长所要解决的最最主要矛盾。其次,该提法的提出验证了整个世界各国的发展观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丁开杰表示,无论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国际劳工组织,纷纷提出新概念。比如“综合性”、“体面劳动”、“综合减贫”、“效应”等。这些概念的提出,意在拉平经济增长与不平衡问题两者的距离,印度、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不平衡、不平等的问

题突出。所以,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更在说明,贫困不仅是收入问题,而是权利被剥夺的问题。

第三,在丁开杰看来,包容性增长对安抚中国社会稳定将起到重大的作用。丁开杰说,包容性增长就是平衡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实现社会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包容性增长是“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继续延伸,互补性很强。包容性增长一旦实施,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而言,既有共性也有不同点。

丁开杰说,共性就是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的追求目标,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不同点是,中国的文化和国情与世界其他国家不一样,中国倡导“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是顺应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结构要求,和谐的底蕴就像渗透在每个家庭一样。所以,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哪些问题。丁开杰说,一是解决发展观的问题。过去单一追求收入,收入的增长而忽视不公平和不公正问题,过多的财富也并没有惠及到一般工薪阶层;二是解决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三个问题。如何落实包容性增长。在丁开杰看来,包容性增长首先应该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平衡社会的主要渠道,它能使经济成果分配给更多的人分享,还应该体现在就业与教育等层面上。

丁开杰最后对《每日经济新闻》分析道,包容性增长与效率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兼顾的关系。从政府、市场与公平社会

三者关系看,效率是企业追求的主体;公平性是多方层面都要去维护,主体是政府。政府要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加明朗和有效性,企业的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政府要发挥监管作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二篇:公平与效率兼顾公平与效率兼顾

难道高级职称的教师每个月会比一般老师对教育的贡献多300元以上吗。工作量一样工作成果一样但收入差距却在300元以上,这太不合理了。


(未完,全文共6847字,当前显示13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