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探析

孙健

机电学院2011级电气四班

2011084040015

摘要:效率与平等是人类所追求的两大价值,效率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好的动力,公平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的愿望。本文从“效率与公平的一般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历史形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兼顾效率与公平”几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也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性,并提出解决矛盾的几点建议。关键字:公平、效率、关系

一、效率与公平的一般关系

效率与公平均起源于西方经济学。从经济哲学的角度看,效率是指作为手段的人的活动与这种活动的目的或目标的比值,在经济领域,效率是指劳动量与劳动成果的比率,也就是投入和产出的比率;社会经济动力的大小就表现为人的活动效率的高低。而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一:二者的矛盾性。其一,效率与平等的增长是不同步的,从长远来看,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出比传统社会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但在短期内,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常常要加剧收入的不平等。其二,效率与机会平等是矛盾的,机会平等是效率的内在要求,只有在机会平等的竞争条件下,才能促进效率的提高;但是,效率的提高必定会使收入差距扩大,一旦收入差距超出合理的限度,就会产生贫富分化,导致不公平。而收入差距不大,收入分配绝对公平,又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第二。二者的统一性。其一,效率是平等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要实现社会平等必须有一定的财富积累,而物质财富的增加又依赖于效率的提高,更进一步地说,只有提高效率,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其二,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生产力各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效率。而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社会环境;收入分配绝对公平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社会缺乏凝聚力和发展动力;收入分配悬殊过大的两极分化又会造成尖锐的阶级对抗,使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两种情形下,效率的提高都缺乏保障;而机会平等,收入分配相对公平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二、效率与公平的历史形态


(未完,全文共21627字,当前显示9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