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博物院安防工程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公开的永久机构,他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由此可以得出博物院安防的基本特点——保存并展出重要物件,开放给公众。**博物馆是一个既开放又需要严格保护的场所,对于它的公共开放区域,既要考虑到展品的防盗、防破坏,又要从大安全的理念起到观众秩序的监视和疏导作用,还考虑到安防设备包括门禁读卡器、各种探测器、音频采集头等的美观、隐蔽性。而观众正常出入参观行为不能导致误报率的上升。

**博物馆的开馆、闭馆,布展、撤展,不同的业务工作都会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防卫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博物馆的安防重在于文物展品的安全保证。其防范的范围涵盖了馆内外所有在博物院内的一切人员。特别是开放时段的文物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文物点交、布展中对展品的防护也极其繁复。这对安防系统报警的准确性、监控的有效性、覆盖率都是要考虑全面而周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博物馆每次布展展览陈列的布局多会不同,展柜的摆放将直接关系到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的范围和效果,甚至常常必须重新布置报警点和摄像点的位置以及对应联动关系。所以为适应陈列设计功能布局重新调整的特点,安防设置的布点位置和安防系统的线缆应留有一定的调整性与冗余度。**博物馆有各类藏品多达4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以上文物1062件,博物馆所收藏保护的文物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所有展品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很多藏品都是孤品,其遗留数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展品的自身价值不可限量。所以不只政府等相关部分对博物馆建设格外重视,一些不法之徒也打着博物馆展品的主意。从近些年发案的情况来看,犯罪的形式已由随机性的个人行为向有预谋、有组织性集团犯罪方向发展。文物被盗,大多与保护措施存在漏洞有关,**工程安防系统不仅要防范严密,同时还要为打击违法犯罪创造条件。必须针对违法分子狡猾、诡秘、预谋、冒险、不择手段、伺机突发作案、难以预测的特点,运用技防、人防、物防“三防合一”,达到防外盗、防內盗、防内外勾结作案、防潜伏作案、防智能化作案、防暴力抢劫作案等,而且博物馆的安防需求有别于其它领域,如何针对文博安防的具体需求,制订切实有效的安防体系就成为文物保护的关键之一。

有鉴于此,我国针对文物博物馆系统先后颁布了ga27—9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和gb/1-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其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的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定》中要求:


(未完,全文共15162字,当前显示11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