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提案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34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案由: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提案人:吴刚

主题词:户籍制度,人口管理提案形式:个人提案内容:

户籍制度改革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2001年国务院就户籍制度改革下发了文件,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

10多年过去了,户籍制度的改革推进缓慢。经调研发现,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缓慢有三个原因值得重视:一是户籍制度改革将带来巨大财政支出压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变成市民,其关键在于让进城落户的农民能够同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享受到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与户籍挂钩的个人权利有20多项,涉及政治权利、就业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而要在这些方面让进城落户农民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各级政府就必须具有相应的财政支出能力。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严重挑战政府的财政能力底线。二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面临社会变革带来的管理挑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城轻乡”的政策形成了比较严重的“二元结构社会”,而户籍制度改革必然会对这种“二元结构社会”形成冲击,将面临着“利益再平衡”与“各方博弈”。在这种利益再平衡和博弈过程中,对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都显得尤其重要,决不能因为改革酿成社会不稳定,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三是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与政府的导向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影响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农民之所以进城落户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的生活要比在农村生活得更舒适、更便利、更幸福。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要么干预过多,要么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严重缺位,导致农民不愿意到政府指定的城镇落户居住,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农民户口变为了城镇户口,但还居住生活在农村等现象,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初衷背离。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率是我国入列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是逐步缩小“二元结构社会”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是国家弥补我国农民应得利益的历史欠账的惠民工程,是国家着眼于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利益再平衡工程,是我国科学发展,实现资源空间价值,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总价值与国民个人总价值共同提升的国家工程。为此,建议:

一、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人口管理改革制度。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逐步分离户口附着的福利功能,实现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及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以居家迁徙和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以就业年限或居住年限或社保参与年限为基准,全面开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加快放宽大中城市落户限制。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经费所需一是进一步调整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增大民生事务、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比例二是大幅度缩减行政开支和建设性投资,特别是要大幅度压缩“三公”消费支出三是在土地出让金等相关经费中确定一定比例的经费,专门用于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后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实行专款专用


(未完,全文共21911字,当前显示14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