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时代背景下的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逐年增长,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关于如何把效率与公平协调一致,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时隔五年,就在前不久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可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处理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依然是最佳的原则。但是稍作对比又发现“两大”报告在该问题上还是有些不同的,所以在新的时代,新的国情之下要想更好的处理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必须赋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新时代背景下的意义。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所谓效率,是可以按经济生活中劳动数量、质量同劳动成果的比率来度量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也可以按投入的生产要素同所得的经济成果的比率来度量,投入多,效率高,收入高,反之就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发生亏损。所谓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大体上作用于不同的分配过程。经过市场进行的分配是初次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是按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来获得收入的。效率高,则收入高;效率低,则收入低。假如市场上不需要你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就得不到收入。各种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出判断的。在初次分配中,个人的收入取决于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要素的市场价格。初次分配以效率为原则,就是说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效率高、竞争力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使人们的收入拉开了档次,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效率优先就是要求市场在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要求收入水平按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决定。从而可以引导人们不断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解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但以效率为原则,并不等于忽视或者低估初次分配中公平的原则。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初次分配中突出存在的行业不公、身份不公等现象,更警示我们要加大对初次分配中公平的问题的思索。其实,重视效率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既然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就需要调动广大劳动者包括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分配体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分配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未完,全文共21703字,当前显示13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