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秦朝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人口众多的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而中国的农业又以秦朝为开创先河。研究秦朝的农业与经济的发展,对今天加强我们“三农”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构建有着不言而语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的状况

秦统一中国以后,土地占有的两级结构完全确立。当时六国贵族受到打击,大批豪富被迁到关中等地,庶民地主发展缓慢,最得势的是由军功起家的官僚地主,可见秦代的地主阶级数量不多。而占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数量庞大,他们依附于封建国家,是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碣石刻辞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说明秦政权鼓励农民努力发展生产。

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历代国君都把农业作为治国之本,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推广铁器和牛耕。战国时代所修建的都江堰灌溉系统、郑国渠以及其他数以万计的陂池沟渠,直到秦统一后仍在发挥作用。而且,秦代配合水陆交通建设,又在陇西、关中、巴、蜀、黔中、会稽等郡修建了大批新的水利设施,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铁农具在战国已普遍使用,秦代的铁农具又有发展。近年考古发现大量秦时期的铁犁铧、铁臿、铁锄、铁镰等,不但分布广泛,而且器形有所改进。

另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说明秦政权非常重视铁器的分配管理。

《战国策。赵策一》说。秦以牛田,水通粮。可知秦国已使用牛耕。

在云梦秦简中,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而且,定期进行考课,对饲养好的予以奖励,饲养差的给予处分,说明官府非常重视保护、喂养耕牛。

目前,考古发现秦代的铁犁铧越来越多,则知牛耕推广较快。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深耕细作、增加耕作效率提供了便利条件。①《汉书高帝纪》

秦代的耕作技术在战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秦简中提到应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决定每亩播种的数量,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合理种植。另外,秦律也对如何搞好田间管理,保护农作物生长作了若干规定。特别是秦始皇相国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其中《任地》、《辨土》、《审时》等编,是记载农业耕作技术的专著,记载了改良土壤、适时种植、间苗保墒、除草治虫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汉初流传的《耕田歌》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①实为耕作经验之谈。这首歌在秦代应已产生。

秦代的农产量一般每亩产粟一石半,折合今制每亩合粟140市斤。由于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秦代封建政权存放在各地官仓中的积粟非常丰富。秦的统治中心关中地区,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汉书。地理志》说: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这里农业生产一直发达,国家的粮食储备相当丰厚。秦律规定,官仓储存的粮食,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秦故都)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一积②。直到秦末刘邦入关时,这里依然仓粟多,积存大量粮食。故后来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③,使刘邦终于赢得统一战争的胜利。


(未完,全文共18566字,当前显示12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